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您当前的位置 : 亳州 > 亳州新闻 > 利辛新闻

安徽利辛:六载扶贫路 旧村换新颜

2020年12月31日 11:32  来源: 中安在线亳州频道

  安徽移动派驻利辛县阚疃镇刘圩村第一书记李晓凯,六年时间扎根扶贫工作一线,与村两位一起带领当地的群众靠养殖、种植一举摆脱了贫困,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变成了今日的“幸福村”。

  兴产业,拓展致富门路

  2014年10月,李晓凯主动请缨,来到了人均不到8分半地的刘圩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了驻村扶贫之路。

  当时的刘圩村底子薄,基础差,缺少劳动力,怎么去发展主导产业、让群众摆脱眼前的贫困,成了李晓凯思考的第一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他提出了大力发展养殖业的思路。在省公司领导的支持下,他用移动公司的扶贫资金,买来了母羊羔和鸡苗,免费送给贫困户养殖。为了让这些“扶贫羊”、“扶贫鸡”在贫困户手中养好,李晓凯还组织起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约法三章”,村里负责种苗和防疫,村民必须精心饲养,不得把羊羔和鸡苗私自转卖。连续两年村里向34户贫困户发放母羊羔68只,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向129户贫困户发放鸡苗10000只,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2020年,将养鸡扩大到边缘户,为95户村民发放鸡苗10000只,预计户均增收可达3000元以上。

  建道路,夯实富民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李晓凯刚到刘圩村的时候,泥泞不堪的道路,让他记忆犹新,尤其是刘圩、宰户庄的几条路,坑洼不平,一遇下雨天泥泞难行,又粘又稠的黄底巴粘掉鞋子是常有的事。为帮助村民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李晓凯前后跑到县里好几回,帮助筹集筑路资金100万元。

  几年来,李晓凯通过争取省公司的扶贫捐赠资金,为村里修建了9条零散分布的门前入户道路,解决了村民日常出行的困难。目前刘圩全村建成水泥路6.2公里,矸石路4.2公里,道路硬化率达到95%,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矸石路。2019年,李晓凯会同村里争取资金,赶在春节之前为刘圩村安装了18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全村9公里主干道路的全程亮化。春节打工回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发生的变化都对驻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

  解急难,为民雪中送炭

  19岁的薛云是贫困户薛敬堂的养女,她非常希望能通过刻苦学习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正当2019年高考前夕,父亲突然患脑梗卧床不起。李晓凯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上薛云,让她安心读书,告诉她,她父亲的生病救治、日常看护全部由驻村工作队负责。让人欣慰的是,距离薛云高考不到20天的时间,薛敬堂奇迹般能下床走路,这个消息大大鼓舞了薛云,她也成功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为了能够让薛云不因贫困而失学,李晓凯向省公司和社会爱心企业争取到1.78万元的学费。2019年9月3日开学前夕,当李晓凯陪同安徽移动公司团委和扶贫办的同志来到薛云家中,将钱递到薛云手上时,年近八旬的薛敬堂老人,拉着李晓凯的手,老泪纵横……

  2017年,在李晓凯的协调下,苏磊、苏超兄弟俩流转了480亩土地种植葡萄、黄桃,并且在葡萄园下养殖了2000多只本地土鸡。养了鸡、下了蛋,这销售又成了问题。为了帮助这哥俩,李晓凯自己设计网页、自己申报了“刘圩村淘宝小店”,不到两个月,网店销售达到10万元以上,苏磊兄弟的“阳光玫瑰葡萄”、土鸡蛋销售一空。

  李晓凯经常说,做扶贫工作,就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要急人所急,帮人所难,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在村民们最需要的时刻,总会出现李晓凯的身影。村民们也早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贴心人……

  2014年以来,刘圩村实施危房改造46户,改造面积1610平方米;2016年底,刘圩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刘圩村的贫困户总数由建档立卡时的178户442人减到2019年底的5户1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5%。李晓凯个人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王亚彬  胡德严)

编辑:胡先进
相关新闻

社会热点

游在亳州

住在亳州

买了还原房 能办过户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