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新闻中心 > 要闻

科技“推”新、产业“融”新、民生“共”新……

融入长三角合肥频出新

时间:2024-04-28 00:09:16 
摘要

  2023年9月11日拍摄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合肥先进光源效果图。  (中国科大供图)

  科大硅谷。王牌 摄

  4月10日,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团队成员朱健和(左)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实验线站向团队成员讲解实验设备运行情况。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九章三号”实验装置示意图。(据中国科大官网)

  新闻摘要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以更快速度“拔节”向上。

  科技“推”新、产业“融”新、民生“共”新……潮涌之下,合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力融进长三角一体化。

  近年来,合肥科技和产业规模快速集聚,规上工业、贷款余额等多项指标增速居全国万亿城市前列,成为近10年全国经济30强城市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科技“推”新 实现“1+3大于4”的效应

  背起双肩包,往返于上海、合肥两地的实验室,是赵周宇科研的工作常态。他是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最大的期待,就是第四代“合肥先进光源”能够尽早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事业提供强大的助力。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前沿科研眼睛”,是为先进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提供微观观测条件的大科学装置。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我国建设的第二代光源,位于上海张江的“上海光源”是第三代光源。如今,从长三角地区发出的这“两束光”强强联合,正着手共建第四代“合肥先进光源”。这也是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地“两心同创”的生动实践。

  在长三角,协作攻关、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的例子还有很多。

  去年10月,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成功构建,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这一成果背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完美合作。

  合肥西郊,被称为“夸父”的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已初具规模,其中不少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都来自长三角,如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上海核工院等。不久前,参与“夸父”建设的科研院所和企业携手成立聚变产业联盟。携手长三角兄弟城市,合肥又在谋划新的未来——打造世界级聚变能源产业集群。

  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区域共建共享、衔接协同,已经成为常态。近年来,合肥积极推动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衍生技术转化,2023年,合肥承担5项长三角科创共同体重大联合攻关,与上海交大、复旦等高校院所共建53家协同创新平台,与沪苏浙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15亿元、连续两年实现净流入。

  “我们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载体,聚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资源,就是要实现‘1+3大于4’的效应。”合肥市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相关负责人说。

  这份“1+3大于4”的效应,在“科大硅谷”已经发挥明显作用。合肥汇聚资源打造“科大硅谷”,招募上海技术交易所等36个创新单元合伙人,建设高品质创新创业空间300万平方米,在杭州等地布局9家海内外创新中心,服务对接超万名校友,落地科技项目800多个,让其加速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汇聚高端创新资源的新高地。

  与此同时,G60科创走廊建设也取得新实效。合肥与长三角8城市共建G60科创走廊,牵头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去年11月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召开首届理事会,G60科创走廊九城市130多家成员单位共商协同创新。

  一条连接九城市的走廊,也加速推动着科技成果、全域场景的开放共享,人才、技术、资金、场景等创新要素正在更大区域中优化配置。

  产业“融”新

  吸引更多“长三角合伙人”

  合肥中科红外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红外”)主要从事国产化红外光谱精密分析仪器的工程化开发和行业应用。2022年,中科红外落户合肥蜀山区。

  尽管才成立两年,中科红外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上海、杭州等城市。中科红外的孙永丰博士说:“我们在大气检测等领域已与长三角区域城市实现产品和技术的合作。”

  同样在长三角区域拓展业务版图的还有叶雨。叶雨是上海人,2022年,他和创业团队选择合肥,成立了合肥博雅迈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合肥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明显,产业要素资源丰富,各类政策红利给我们提供了很大支持。”

  项目接连落地,企业纷纷扎根。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合肥不断深度融入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合肥牵头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先进计算、环境4个产业联盟、共建先进计算等10个产业园区,串联起1100多家长三角重点企业,成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研究院,共同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

  合肥日趋成熟的产业链,也吸引来了更多的“长三角合伙人”。

  2023年,合肥吸引长三角区域来肥投资重点项目208个、总投资超800亿元,合肥2个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共签约新项目89个,总投资231.19亿元。

  为提速产业发展,合肥不断活用金融力量。截至2023年底,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已落户各类金融、科技、服务机构248家,在册228家,注册资本规模615亿元。

  如今,合肥新型显示、智能语音产业整体规模全国第一,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前三,空天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两年集聚企业近200家,量子企业数、专利数均居全国首位,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量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领跑者,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国家战新产业集群综合评估全国领先,工业稳增长再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民生“共”新

  “凝缩”的长三角让幸福浓度更高

  跨城上下班,张扬宇已经持续了一年半。

  家住合肥包河区,工作在南京浦口区,每周,他都要去南京2~3次。从合肥南站出发,乘坐清晨7时左右的复兴号,48分钟抵达南京,再乘坐南京S3号线地铁,15分钟就能到达公司。虽然是跨越两城,但算上步行的时间,全程不超过90分钟。

  张扬宇的通勤背后,是长三角越来越“凝缩”在一起的变化,相比一个区域,它更像一个“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带给老百姓的福祉,并不止如此。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外科的副主任成兴华,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还有另一个办公地点。去年3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揭牌,成兴华也开启了两地看诊的工作。

  成兴华说,长三角一体化,让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了共享,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为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服务。长三角区域“一码就诊”的服务,也让老百姓既享受到优质的“全流程”诊疗,又免去了先行垫付医药费的麻烦。

  得益于深度融入长三角,合肥的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升,与上海共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肥市级医疗机构与长三角医疗机构联合建立了医专科联盟/科联体18个。

  除了出行和医疗,在教育、政务服务等方面,合肥也以服务“共通”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始终拉高标杆向长三角看齐,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5%以上,近三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居长三角城市首位。”合肥市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比照杭州,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78%;对标对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37类高频证照跨区互认,与长三角城市实现138个政务事项全域通办;创新设立的政务服务长三角“远程虚拟窗口”入选全国典型经验案例。

  在教育文化资源合作中,合肥加入了长三角职业教育联盟,打造职业教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长三角地区内所有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46所高职院校,成立“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对于合肥人来说,不只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描述生活更加便利的形容词。

  共饮一江水,未来更可期。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合肥的故事将会书写得更加生动。·记者 刘小容·

  记者手记

  合肥故事才刚刚开始

  长三角一体化到底为一座城市带来了什么?这是个宏大的叙事主题。但把它剖解开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这片最具活力的土地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更好的事业与生活。

  看个人,异地创业就业、跨城“一码通行”,长三角一体化让生活更方便了;看城市,产业协同升级、科技合力攻关,长三角一体化让发展的步伐更快了。

  而这些变化,距离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才不到六年。未来,我们期待着区域发展为城市和百姓带来更多福祉。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合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 合肥日报  作者:   编辑:刘心珠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