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南 > 社会民生

变废为宝 秸秆成了香饽饽

2021-10-28 09:57      作者:记者张雪峰

  当前秋收季,在传统“一麦一稻”种植区,正是大量产生水稻秸秆的时候。过去,秸秆往往一烧了之,既污染环境,也浪费资源。如今,随着秸秆禁烧的推进,秸秆多元化利用渠道不断拓宽,秸秆成了具有多种用途的“香饽饽”,农业废弃物变为了资源。

1.jpg

  位于毛集实验区的淮南市东方浩原农业发展公司主要从事双孢菇种植,公司有75个菇棚,生产面积5万平方米,需要大量秸秆原料。在人们的常识中,蘑菇是从腐草中长出,而双孢菇种植基料就是以稻草、麦秸为主,并辅以牛粪、磷肥,增加肥力。经充分发酵腐熟后便可上架到菇棚,进行接种菌种,待菌丝充分生长后再覆以过筛后的细土,在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双孢菇便会从土中探出头来,长成后便可采摘。

2.jpg

  双孢菇种植多在冬季,这是因为双孢菇菌丝生长怕热,34℃—35℃便会致死。而待菌丝成熟发菇时,双孢菇生长温度还得稍低一些,适温为13℃-17℃。正是有这样的温度要求,其它季节不容易降温,而冬季只要保温好,便能满足双孢菇的生长要求。

  天气渐凉,也到了双孢菇的种植季。当前,在毛集东方浩原农业公司的菇棚中,种植基料正陆续上架。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再过一个月,双孢菇就能上市了。目前堆场上,正是待上架的腐熟的秸秆基料,每年,公司双孢菇产量在800吨,需使用6000吨秸秆,可消耗周边1万亩粮田产生的秸秆。公司产值600万元,在8个月的生产周期中,长期用工量近60人,为附近来此务工的中老年居民带来收入。

  毛集实验区农业发展局种植业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毛集实验区常年种植农作物25万亩左右,秸秆产生量是在10-12万吨。通过城投公司牵头引入社会第三方,全区秸秆打捆离田面积达到90%以上。秋粮中,毛集水稻种植面积近10万亩,打捆离田面积达到95%以上。

  在秸秆利用中,有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多种方式。其中,饲料化的一种就是饲喂牛、羊,牛羊吃草,全区养殖有3000头牛、8000只羊,可消耗大量秸秆。同时,区里还引入饲料颗粒生产商,就是把秸秆打碎加入精料成为颗粒饲料,扩大了秸秆利用。而基料化就是食用菌种植;燃料化则是用机器将秸秆破碎压实,便于运输和投料,成为生物质燃料。凡此种种,农业废弃物秸秆,由过去的堆放田边无人问,或是放火烧掉,污染环境,变成了现在的抢着收,利用前景非常广阔。

  图一: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秸秆正搂扒集中待打捆。

  图二:水稻秸秆已打捆好准备离田。(记者张雪峰)

来源:淮南网   编辑:
相关新闻
 
看点
文化旅游
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