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南 > 乡村动态 > 贺疃镇

把实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2021-04-21 10:28      作者:吴清健 记者赵中坤

  中安在线淮南讯:4月19日上午,衣着整洁的肖文菊手里拿着手机,神采奕奕地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看到前来看望她的“恩人”立刻起身,脸上的笑容犹如四月的阳光般温暖明媚:“感谢恩人检察长,感谢党的好政策……”
  
  肖文菊是潘集区贺疃镇贾庄村的脱贫户,她口中的“恩人”是潘集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盛吉洋。2017年,三年脱贫攻坚任务吹响号角,潘集区人民检察院定向帮扶贺疃镇的贾庄、杨祠、史圩三个村。党组书记、检察长盛吉洋承担了3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其中一户就是肖文菊家。盛吉洋不能忘记,他第一次到她家的景象:破旧低矮的危房四面透光,房顶的瓦片支离破碎,屋里杂乱不堪,简易木板床上的被褥潮湿脏乱,锅台上的碗里还有残羹剩饭,门口的残雪和着稀泥,肖文菊坐在门口,表情呆滞,和她交流,她也只会“呜啊呜啊”含糊不清的不知说着什么,她不满14岁的儿子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经过了解,盛吉洋才知道这一家的情况。肖文菊患有精神疾病,农村俗称“傻子”。十多年前来到贾庄村,既不知道家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姓名年龄,来到贾庄以后就在当地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几岁时,她的丈夫因病去世,肖文菊母子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由于不知来历、姓名,肖文菊一直未上户口,所以不能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村干部都十分焦急,但由于没有户口,录不上信息,他们也无可奈何。
  
  了解情况后,盛吉洋检察长当即拿出1000元钱,让母子两暂时渡过难关。然后要求村干部立即采取措施,把她们母子安置到安全的地方,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接着,他又紧急协调镇村干部,优先为这母子俩解决住房问题,建议从检察院给镇里的扶贫专项资金中为肖文菊母子俩盖新房。一周后,两间崭新的住房也已建好,肖文菊母子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新房。
  
  采取这些应急措施后,盛吉洋心想,肖文菊母子之所以陷入如此贫困,没有户口是症结所在,因为没有户口,她既不享受低保,又享受不了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为此,他联系了贺疃镇派出所、区公安分局和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请求公安部门认真核实,尽快依法为肖文菊上户口。经过近两周的奔波,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走访,结合具体实际,依法为肖文菊入了户口,并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肖文菊。
  
  之后,盛吉洋协调村里尽快评议,为肖文菊办理低保、农村医保。根据肖文菊的病情实际,他还联系残联为其办理了残疾证。几年来,无论工作再忙,盛吉洋检察长每月都会到肖文菊家探望一两次,帮助她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让肖文菊持之以恒治疗精神疾病。由于落实了党的相关扶贫政策,肖文菊一家不再贫穷,于去年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肖文菊的精神状况也大为改善。
  
  今年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盛吉洋检察长带头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他经常告诫干警,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效果就是要从业务绩效中体现,从“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体现,要为群众真办事、办好事,要把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2月份以来,他多次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督促学校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查看公益诉讼补偿资金修复淮河大堤情况,帮助困难企业联系厂房。尽管工作任务繁重,肖文菊家也已顺利脱贫,但他还在在百忙之中经常抽出时间去看望肖文菊母子。
  
  每次看望,肖文菊见到盛吉洋都像见到亲人一样。这次,肖文菊连忙起身拿凳子让他坐下,还打开了“话匣子”,说她家现在条件好了,有吃有喝有钱花,儿子已长大成人,在外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她自己也有手机了,还经常一个人骑着电瓶车去街上买菜。正说话间,她接到儿子从外地打来的电话,儿子要她注意身体,按时吃药,她关爱地叮嘱儿子要注意身体和安全,脸上荡漾着暖暖的幸福。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盛吉洋心里由衷的喜悦。听到肖文菊说着感激的话,盛吉洋说,“不要感谢我,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共产党是你的恩人!我们是把党的政策落实落地,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把好事办实、办好、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吴清健 记者赵中坤)

来源:中安在线淮南频道   编辑:
相关新闻
 
看点
文化旅游
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