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县区 > 含山县

“四个基地”打造“含山大米”全产业链

时间: 2022-11-15 09:52
摘要

  11月10日,位于含山县环峰镇桥联行政村的华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厂房内,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经历了紧张忙碌的秋收冬种后,合作社理事长潘作军忙里偷闲给各类机器设备做检修维护。

  潘作军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更是马鞍山市“乡村振兴”带头人。他联合当地6家农业企业,流转承包农田1万多亩,其中有2000亩种植的是“含山大米”。“我们承担了‘含山大米’品牌创建示范项目。”潘作军介绍说:“选择‘含山大米’让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强,经济效益更高。”据了解,“含山大米”是订单制生产,本身在合同中就明确了保底价格,同时还有100元/亩的补贴。“今年‘含山大米’的收购价是1.39元/斤,高于市场价0.15元/斤以上,算上补贴等,亩均增收200多元。”潘作军笑着说,除了经济效益上的“加法”,还有成本管理上的“减法”,以人力成本为例,潘作军过去需要聘用30名固定员工,而由于含山大米基地的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现在仅需要20名。

  “带动增收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精心打造‘含山大米’品牌,逐步推进我县粮、油、茶、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我县打造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安徽凌家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茂明介绍说。

  含山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十分坚定。近年来,含山县将“含山大米”作为“十四五”时期“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先成立大米办,后更名为品牌农业办,全面负责“含山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为了更好地对接市场,又注册成立了安徽凌家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凌家滩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主要从事以“含山大米”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力争通过市场化运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基地建设。”王茂明介绍说。

  首先就是建立订单生产基地,凌家滩公司今年在全县建有“含山大米”订单生产基地1.1万亩,其中籼稻4600亩,粳稻6400亩,品种分别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水韵苏米研究院的华浙优261和南粳46。2023年,公司计划拓展含山大米订单生产基地至5万亩,在凌家滩遗址保护区范围内流转2000亩以上土地,建立含山大米核心产区;“十四五”期间,建成含山大米订单生产基地10万亩,年产优质大米3万吨以上。

  从生产到加工,从田间到餐桌,粮食产业链条很长。为了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凌家滩公司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在环峰镇祁门村新建1个集大米精深加工、氮气仓储、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粮食产业园,占地40亩,总投资8200万元,建有2.5万吨标准化仓储设施和日产500吨全自动化的大米加工包装生产线,主要包括低温仓库和标准化厂房、大米深加工和烘干设备、产后服务中心及相关配套辅助设施。同时,为满足公司10万亩订单基地需求,正在启动收购含山县运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库容2.5万吨,扩大公司仓储收购能力。

  “种‘含山大米’让我少操了不少心。”位于铜闸镇的陈佑华家庭农场去年接下了800亩的“含山大米”订单。陈佑华有感而发:“全过程都有技术人员指导,什么节点做什么,一个电话就能联系技术人员提供服务。”据介绍,含山县坚持科技赋能,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含山大米基地机插秧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3万亩,无人机飞防作业面积达8万亩次以上。王茂明说:“我们正在重点打造创新产业研发基地,建设集‘含山大米’展销中心、农业大数据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电商营销中心、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将实现10万亩‘含山大米’生产基地农田全域数字化。”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凌家滩公司还引入了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江苏省水韵苏米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团队,为含山大米专用品种培育、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以‘含山大米’品牌创建为突破口,通过市场化、品牌化运营,不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王茂明介绍说,正在打造的第四个基地正是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凌家滩公司利用收购的1.5万吨仓储及1万平方米成品仓库,改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供应基地现已纳入马鞍山市粮食应急储备点,储备容量1000吨,是马鞍山政府集采乡村振兴帮扶工会福利优质大米供应商。公司还不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大型央企国企对接,成为马钢集团、华谊集团、海螺集团、上海光明集团等企业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立足‘含山大米’,将来我们要争创‘中国好粮油’产品称号,努力实现‘北有五常、南有含山’的品牌创建目标。”谈到公司未来发展,王茂明充满信心。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李佑胜 郭萌 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