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1-10-31 05:24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汪国梁 刘洋 陈成

壮大新兴产业 汇聚强劲动能

20210915000555a.jpgB001.jpg

  10月15日,芜湖奇瑞新能源汽车公司总装车间,员工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工作。 通讯员 程依宝 摄

  找准方向 理清发展路径

  10月 19日上午,安徽晶科年产32GW光伏产品生产线项目全面开工。作为全球知名光伏企业,晶科能源主要从事晶硅光伏元器件制造和太阳能发电业务。此次开工项目位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总投资200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45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0人。在晶科能源落户合肥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以专业、高效的服务赢得企业赞誉,促成了项目签约、建设。

  光伏产业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发挥出口较为便利、光伏玻璃产地等特色优势,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光伏产业提质增量,目前全省汇聚光伏上下游企业超过150家,已形成从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电池、发电工程等较完整的产业链。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明确定位,立足优势,找准发力的重点方向,精准开展“双招双引”。省委、省政府围绕发展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推进“三地一区”建设作出科学部署,绘出了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路线图、施工图,把专业性放在突出位置,理清了每个产业从 “是什么”到“干什么、怎么干”的实践逻辑,找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建立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协调机制。省领导挂帅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奋力推动“双招双引”取得实效。

  创新手法、步法、打法,让更多新兴产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高端团队向安徽加速集聚。截至9月底,今年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已签约项目1036个、总投资额达6231亿元,已开工项目181个、总投资额1104亿元。

  创新引领 提升产业能级

  行业领军人物开场,诺贝尔奖得主现场讲授,院士专家和业界大咖同台交流“碰撞”……10月25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声博会暨2021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合肥开幕。这场现象级的行业盛会,旨在广泛集聚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的思想火花,动员和支持更多的人工智能领域开发者和创业者成就梦想。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我省坚持“科创+产业”发展路子,以科大讯飞为引领、省部共建的中国声谷,沿着从技术到产品、生态链、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路径,短短几年间便聚集了1000多家企业,形成超过千亿元的产值,被纳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近年来,我省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我省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8家,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537家,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数量占规上企业的8.4%,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占规上企业的60%以上。实施关键技术攻关 “揭榜挂帅”机制,99家企业“揭榜”攻关76项“卡脖子”难题。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1149个。在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可穿戴等领域,安徽制造的行业话语权、标准制定权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强,“科创+产业”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强基强链 构筑优势集群

  10月中旬,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生产线完成阶段性升级,为新车型导入和产能提升做好进一步准备。根据企业规划,此次产线整体升级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有利于提升产线效能和车辆交付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尽管受到“缺芯”的困扰,蔚来今年的交付量依然大幅增长,继4月跨过累计量产10万辆的里程碑后,又在9月迈过单月交付突破万辆的门槛。

  以江淮、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大众(安徽)为代表的合资项目……安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呈现多线并进的局面。整车龙头的带动,又让优势零部件配套企业向安徽集聚,形成集群发展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已有5家在安徽布局。

  围绕产业上下游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安徽收效显著、成果丰硕。近年来,我省通过“龙头+配套”“基地+基金”等方式,加速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出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政策举措,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方向,制定工业强基任务表。绘制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升级路线图、施工图,“芯屏器合”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目前,安徽家电“四大件”产量近亿台,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约占全国10%,居全国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超过20%,集成电路形成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长超过50%。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规模不断扩张,质量持续提升,安徽经济发展的动能更强,后劲更加充足。(记者 汪国梁)


·党代表连线·

  打造产业发展新支柱

  芜湖市发改委主任 周浩:

  近年来,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双招双引”对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的作用,建立顶格推进和省市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按照“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大基地—产业集群”的思路,构建新兴产业梯次发展体系。突出“科创+产业”,建立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支柱,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强大支撑。

  芜湖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积聚了较强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创新能力,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动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中国视谷”以及低空经济(航空航天)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新思路的试验地、新事物的生发地、新产品的首发地。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6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让芜湖成为全省生机勃勃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滁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吴孝水:

  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高潮正在兴起,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油气供求矛盾加剧,加快了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步伐,给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省委报告对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未来五年,我省将重点实施硅基新材料提升计划和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等产品,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产业,促进光伏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高效率低成本光伏技术应用。

  以滁州为例,近年来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生态日趋完善,重点企业加快集聚,技术水平全面领先,电站资源较为丰富,整个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接下来,将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聚力建设太阳能光伏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提升光伏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力争通过3年到5年实现新能源产业链产值1500亿元,打造集聚效应显著、协同配套完善、国际竞争力突出的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为我省打造“三地一区”作出更多贡献。 (记者 汪国梁 整理)

  让产业集群发展跑出“加速度”

  走进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公司生产车间,机器隆隆作响,处处是忙碌的生产景象。该公司总经理秦兵告诉记者,去年公司产销量达6万吨,利润破亿元。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铜陵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 (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位列其中。近年来,铜陵市制定集群建设推进方案,依托铜陵有色、精达股份、海亮铜业等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形成“铜板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LED支架、干式变压器”“电解铜箔、压延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等多条铜基新材料产业链。今年1月至9月,铜陵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营收1288.1亿元,同比增长46.4%。

  “目前我们的产业集群已有规上工业企业76家,包括已跻身世界500强的铜陵有色,特种电磁线产量国内第一、漆包线产量全球前列的铜陵精达,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前列的全威铜业等企业,创出了 ‘铜冠’‘精达’‘海亮’等知名品牌。 ”铜陵市发改委工业科科长盛雪松说。

  一张铜箔,能有多薄?在铜陵有色铜冠铜箔公司的厂房里,工作人员像撕纸一样撕开了4.5微米厚的铜箔。该工作人员介绍,这张铜箔的厚度约为A4纸的1/20。一吨铜锭价格7万元左右,一吨铜箔最高价值超过14万元。通过发展高精尖产品,铜的价值成倍增长。

  入列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后,铜陵高标准谋划集群发展路径,搭建集群创新平台,开展集群合作交流,大力推动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转型。目前,产业集群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1家(其中国家级9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发明专利482项;引进14个高层次团队;“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高性能超薄铜箔研发”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超大型磨机用高强韧型耐磨合金锻球等技术获省科技奖。与之对应,第二代高频高速铜箔、集成电路封装用载体铜箔等项目研发加速推进,3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安徽先进结构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挂牌。

  为壮大集群规模、彰显集群效应,铜陵市今年还专门印发实施意见,突出抓创新、强主体、构生态、促融合、建机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加快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先进结构材料列为该市重点招商方向,由市领导挂帅产业“链长”推进项目招引。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高频次调度集群重点项目,2021年前三季度,集群8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6亿元。 “我们还将从壮大集群规模、补强产业链条、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集群发展生态等方面入手,让产业集群发展跑出‘加速度’,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铜陵市发改委主任凌勇表示。(记者 刘洋)

  ·干部群众寄语·

  省委报告提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要扩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应用规模,这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强的信心。当前,节能环保产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宏观环境来看,“双碳”目标的实现,既要靠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也要靠节能和减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一家节能环保企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发展。近年来,省市对节能环保产业给予大力支持,省里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马鞍山市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新兴产业前景光明,但变数也更大,特别是早期进入的企业面临着更大风险。希望党和政府能够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初创期企业的扶持力度,减少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安徽焓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智虎

  发展新兴产业得有一股子精气神。近年来,合肥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参与其间的工作人员,我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城市“产业精神”,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在国家需要时站出来,瞄准科技和产业前沿奋力攻坚,打破国外垄断,降低产业链成本。 2008年投资京东方是典型案例,京东方成长历程就是我国液晶显示产品不断降价走入千家万户的历程。二是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迷茫期,找准优势项目,通过对龙头企业的重大投资提振市场信心,引导行业走出迷茫。 2020年投资蔚来汽车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出V型反转,全行业估值、融资能力大涨。三是在产业发展机遇期,抢抓龙头项目,迅速做大体量,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国轩高科投资肥东、比亚迪和中航锂电落户长丰、蔚来和大众启动供应商园区建设,产业链核心零部件项目与主机企业形成深度协同。省委报告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将产业情怀化为发展动力,努力为新兴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合肥市经信局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潘澄海

  我们是一家集新药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企业,去年成功在安庆落户。今年我们加大投资力度,计划用两年到三年时间在安庆建设一个药品生产基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省委报告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提出了不少举措,令人振奋。目前我们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主要技术人员都是从外地招聘而来,队伍稳定性不强。希望政府能出台更好的人才优待政策,在租房、购房、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不仅把人才引过来,更让他们安心留下来。

  ——欣凯(安庆)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栋樑

  从2017年落户怀宁县到现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怀宁经开区选派了“包保专员”与我们加强联系,认真倾听我们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帮助解决,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亲清”政商关系。省委报告提出,新材料产业要打造特色前沿产品,可谓切中产业发展的关键。新材料应用广泛,我们的产品销路很好。为满足市场需求,我们正筹划建设三期项目以扩大产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也是许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创新金融扶持政策,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给企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

  ——安徽鸿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苏晓渭

  (记者 汪国梁 见习记者陈成 整理)

编辑: 付刚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