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记者调查

  • 2021-03-30 06:11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对出行住宿多样化的需求,催生出共享住宿这一新业态。如今,不管是旅游、出差,还是求学、求医,找房住再也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打开手机,通过住房共享平台,就能找到心仪的房源。入住形式也可按需挑选,酒店,民宿、短租公寓,甚至还能住到别人家里。在住房共享平台的服务下,住宿市场供需双方能够实现迅速匹配,更加高效的资源共享让人们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过,也要看到,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共享住宿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项新兴业态,共享住宿这几年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让竞争极为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一些住房共享平台企业采取“高收低租”的方式,大肆收储房源,吸引消费者。然而,一味地“烧钱”打价格战,不仅让平台自身难以盈利,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环境。一些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在房屋装修上偷工减料,或者单方面毁约借此强迫房主补交装修费等行为时有发生,既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也对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平台准入门槛过低,审核监管机制不足,导致虚假宣传、“偷拍门”、“一房多订”等问题频频发生,大大降低了共享住宿的安全性。共享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共享住宿模式下,房主与租户不见面就能分享住房的使用权,很大程度上源于住房共享平台对双方信用的背书。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平台企业显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在房源质量、卫生状况、信息安全等方面,无论是准入设置还是监管抽查等措施都明显不足。平台把关不严,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甚至给一些不法之徒留下空子,增加消费者掉进“坑里”的风险。

  共享经济是平台经济的典型代表。共享住宿行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平台企业的规范运营。这几年,随着共享住宿市场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几家大平台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平台规模的扩大,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应用场景的丰富,让平台企业有了“不务正业”的冲动。为规范行业发展,2018年,我国共享住宿领域出台了首个行业自律标准《共享住宿服务规范》,当时行业几大头部平台企业共同签署了《共享住宿服务规范》承诺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共享住宿无标可依的尴尬。然而,行业自律的约束作用终究有限,规范平台企业运营,更需要发挥政府监管和法律规范的他律效用。当前,应加紧完善共享住宿行业监管办法,规范服务标准,厘清平台责任。同时,要从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防范制止平台不正当竞争和不合理“跨界”经营的行为,确保平台能够立足主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服务。

  无规矩不成方圆。共享经济的大潮下,共享住宿方兴未艾。但“野蛮生长”实难持久,只有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才能推动共享住宿健康持续发展。

  范孝东

编辑: 杨杨
推荐阅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