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2-01-05 05:33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稳中奋进争先创优 真抓实干走在前列

中共滁州市委书记 许继伟 滁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吴 劲

  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这一主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更强信心奋力争先创优。近年来,滁州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称号,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们将抢抓当前多重战略叠加的“机遇期”、宏观政策利好的“窗口期”,坚持争先进位不动摇,拉高标杆、只争朝夕,努力走在前列、多作贡献,奋力在全省全国横向比较中都能获得高分、确立优势。

  更实举措加快转型升级。以实现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目标,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推深做实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培育一批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更高质量推动一体化发展。深化与合肥、南京都市圈合作,深化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共建,加快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建设;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机遇,建立宁滁结对合作帮扶机制,强化市级统筹、县域合作,整市域推动“四化同步”,确保取得突破性成果。

  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双招双引”上,全面抓好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激活民间投资,确保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数在去年基础上再有新增长,力争百亿级工业项目实现县域全覆盖。

  更高站位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好就业、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落实信访工作八项机制和基层党建重点考核信访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到基层接访下访,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滁州,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卧薪尝胆 发愤图强

在大赛道上跑出快速度

中共六安市委书记 叶露中 六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潘东旭

  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既指明了经济发展方向,也明确了重点经济任务。六安市将全面贯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中提质、进中扩量,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以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新成就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拉升发展标杆。我们将直面总量偏下、人均靠后的“六安之痛”,紧盯速度、位次、督查激励,将六安的发展放在皖北6市、全省16市乃至长三角40个城市,各县区、开发区分别放在全省59个县、45个区、130个开发区的大赛道上去较劲,想对路子、找准门道,埋头苦干、只争朝夕,努力实现在全省增速列前茅、总量向中靠、人均朝前赶。

  找准工作抓手。紧紧围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66项行动,牢牢抓住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对照报告列课题、围绕课题做作业、确定思路定方案、聚焦方案抓推进”已列出的40个课题所对应的工作,坚持清单化、闭环式推进。深入推进“积树成林”工程,大力实施“雁阵计划”,扎实开展“双招双引”聚焦突破行动,推深做实农业“138+N”“6969”工程,大力推进“旅游富民”工程,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不断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办好民生实事。既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也抓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扎实做好教育、医疗、养老、生育托幼等民生工作,着力解决城市更新、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城市“畅强补”工程,启动实施乡村文化暖心惠民工程,不断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增收,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更有质感。扎实推进“重畅决”常态化机制化,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中践行初心使命。

  展现奋进姿态。我们将传承弘扬六安红色精神,进一步强化“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意识,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学问,把岗位当阵地。领导干部坚持带着干、教着干、盯着干,既做改作业的先生,也当做作业的学生,把作风搞正、把工作搞实、把矛盾化解、把责任压实,努力做到一个人带着一班人、一班人带领一层人、一层人带领一群人,不断用奋斗与实干谱写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篇章。

  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当先锋做高地

  中共马鞍山市委书记 张岳峰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袁 方

  马鞍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瞄准“十四五”在全省“总量双进位、人均争第一”、人均GDP跻身长三角城市前15位的目标,以“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安徽的 “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

  突出制造业拉动,着力做大经济总量。认真落实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开展 “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活动,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全年产值超3700亿元。强化“七未”项目攻坚,加快推进马钢新特钢、宝武特冶、吉利新能源重卡、蜂巢新能源、天能电池、泉峰汽车、中联重科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格力智能产业园、顺博合金、信义玻璃等龙头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确保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百亿级项目取得新突破。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统筹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标准地”改革、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

  突出一体化发展,着力提高城市能级。主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集聚要素、配置资源、优化布局,全力推进宁马城际、巢马高铁、宁马高速“四改八”等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建设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实施327个城乡建设“四合一”项目,加快开发建设高铁新城、阳湖片区,启动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和过江通道前期工作,提高城市承载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向山地区综合整治44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突出惠民生导向,着力促进共同富裕。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努力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全省第一。精准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推进4159户棚户区、10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全力防控风险,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建立清单化、闭环式信访机制,将心比心、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11293.6亿元!安徽一季度GDP数据公布


发布于2024-04-23 06: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