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江奔流、生机勃发。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
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大江上下,念之行之。“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一江碧水浩荡东流,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至美的图景,也是最深沉的情怀。
2024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三周年之际,全国两会前夕,中安在线网站联动长江流域各主流媒体,携手推出“大江奔腾焕新颜 跟着总书记看长江之变”系列融媒体报道,见证一江碧水展新颜。
近日,由安徽省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专题《河湖库岸线保护利用与风貌设计研究》通过验收。在长江(安徽段)流域,河湖库岸线风貌设计上,将有望形成“一江映三景、九廊通两岸、多片展图卷”的总体格局,保障一江清水,惠泽更多区域和居民。
四种研究对象“一江一湖”是重点
近年来,安徽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水更清岸更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推进长江流域河湖岸线的保护,协调河湖岸线资源的利用,依然是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本次研究主要关注长江流域河湖库岸线保护与科学利用,统筹整体风貌,将对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依据研究重点的不同,本次将长江(安徽段)流域范围内“河湖库”确定为“两类资源要素,四种研究对象”,即河流、湖库两类资源要素,“一江一湖”(长江安徽段、巢湖)以及除长江外的其他河流、除巢湖外的其他湖库四种研究对象。
整体研究思路包括岸线保护利用与风貌设计两方面。岸线保护利用方面,明确了河湖库岸线保护利用相关的管控要求,并对待修复岸线进行了空间识别;风貌设计方面,提出不同风貌分区指引,并作出科学引导要求。
河湖岸线划分按四类管理分区
本次规划研究将长江流域河湖库岸线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四类管理分区,并结合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各类分区的管控要求。
根据四类管理分区划分方式,保护区为确保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保障供水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已建重要枢纽工程。
保留区暂不具备开发利用条件,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规划期内暂无开发利用需求。控制利用区则需控制开发利用强度,控制开发利用方式。
开发利用区河势基本稳定、岸线利用条件较好,岸线开发利用对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岸段。
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一江映三景”
在长江流域,沿线风貌设计上未来会有什么亮点吗?记者了解到,基于“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的划分及相应的管控要求,规划对四类分区范围内实际用途岸线进行空间识别,以此明确待整治修复的空间。
宏观尺度上构建“一江映三景、九廊通两岸、多片展图卷”的总体风貌格局,中小尺度上将岸线及缓冲区划分为“都市风尚、特色城镇、美丽乡村、江滩田园、生态郊野、河湖连江、历史文化”七类风貌区,并提出相应的引导要求。
此外,还从建筑高度、天际线、视线通廊等方面对岸线风貌提出通则性的引导要求。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