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感动源于生活 传播因为走心——《传递光明》的采写谈 |
|
|
3月28日凌晨1点,“叮铃铃——”屈志国的手机响了,“我妈走了,你们来吧。”半小时后,安徽省红十字眼角膜库医生屈志国和陈广出现在合肥市一家养老机构。遵照已故谢女士生前遗愿,她的眼角膜将被取用,移植给需要的人。 |
安徽日报记者于2018年3月21日参加安徽省红十字会在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举办的2018春分缅怀诵读会时,见到许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深受感动,决心拍摄一组器官捐献过程的照片。在安徽省红十字会多方沟通和协调下,获得逝者家属同意。 |
 |
|
|
她曾受助于希望工程,如今设立助学基金为更多贫困学子传递“希望”。6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获悉,以苏明娟本人名字命名的“苏明娟助学基金”在当天收到了首笔善款。 |
作为中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的“大眼睛”苏明娟,一直是国内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2018年6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独家获悉,以苏明娟名字命名的“苏明娟助学基金”于当天收到了首笔善款,开始发挥作用。 |
 |
|
|
|
《小岗村集体首次给4288位村民分红》作品采写体会和介绍 |
|
|
“村里的公司挣了钱,要给村民发红包,过去不敢想的好事今天赶上了。”2月9日,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门口,“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接过“红包”,喜笑颜开。当天,在村集体资产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大会上,小岗村4288位村民作为股东首次每人领到350元分红款。 |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日子里,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集体首次给村民分红,无疑是重大新闻。记者当天赶赴小岗村,在分红现场采访了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和关有江、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等人。 |
|
|
这组访谈节目,紧紧围绕“兵王”这个典型,把从农村走出来的战士王忠心,经过苦练保家卫国的本领,成长为“兵王”的传奇故事展示在受众面前。节目中还引用了2017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评选颁奖晚会现场同期声,使受众对王忠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
王忠心,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战士,全军唯一获得“八一勋章”的士兵,四次受到习主席接见。2018年2月14日,王忠心当选2017“心动安徽最美人物”。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机,以此为扣,对回合肥参加颁奖典礼录制的王忠心进行了专访。 |
|
|
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取材于2018年安徽省推出重大人物典型叶连平。以知识的摆渡人、爱的摆渡人来诠释叶连平,作者在采写过程中被叶连平的事迹深深感染,遂精心地去收集关于叶老的各种细节,力求将笔下叶老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地立起。 |
2018年10月,安徽新闻综合广播接到省委宣传部《榜样》采访指令,去和县采访重大典型叶连平。虽说是一次常规的指令性采访,记者也没有少做功课。因为是老典型,网上关于叶连平的报道不少,记者看到他耄耋之年还站在讲台上,心里充满了好奇。 |
|
|
移动端融媒产品《情·淮| 淮河庄台40年简史》,以手绘长卷的形式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创作团队先后奔赴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庄台实地收集素材。作品展现了改革开放40周年4个阶段的4段故事,将江淮女儿曾经的颠沛流离与如今的安居乐业进行了今昔对比。 |
一位老人,一把二胡,40年琴声,40年舍小家为大家,千万江淮儿女用淮河之声塑造淮河之魂。安徽新媒体集团中安新闻客户端融媒产品《大型互动手绘长卷丨情·淮:淮河庄台40年简史》以横向滑动手绘长卷设计记录淮河庄台40年历史,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
|
|
|
践行“四力”记录时代发展 全景展现四十年小岗改革之路 |
|
|
专题开设“小岗大道”“小岗之路”“小岗之问”“小岗之光”和“小岗之梦”五大版块,通过图文集纳,视频展播,交流互动等方式,展现40年来小岗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一步步从贫穷落后走向幸福美满康庄大道的美好画卷。 |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40年来,小岗村应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脉搏,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次又一次跨越,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上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