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人文池州 > 文化

华龙洞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启动

时间: 2024-04-19 09:10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计划分两期进行,分别是今年4月到6月和9月到11月,我们根据华龙洞遗址堆积的特点,目前在发掘核心区域已布设2个面积约40平方米的考古探方。”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地点考古潜力很大,有可能发现更多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16日上午10时,记者在东至县尧渡镇境内的华龙洞遗址看到,5名考古人员正在华龙洞遗址1号地点的剖面进行探查、发掘、清理和化石采集工作,发现一些哺乳动物牙齿和骨骼化石碎片,碎片上有人类砍砸、切割的痕迹。这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师生组成的考古队进驻华龙洞遗址后,对该遗址进行的第四次正式考古发掘。

  据了解,华龙洞遗址是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数量最为丰富、包含有石器等人类活动证据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地点。2019年,华龙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号地点是另一处富含化石的地点,接下来的考古工作将围绕地层情况、动物群组成及年代,1号地点和3号地点之间的关系等展开。”吴秀杰指着距离1号地点东侧大约300米的山坡说。

  据吴秀杰介绍,华龙洞古人类生存的年代为距今30万年左右,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在演化上属于古老型智人,被命名为“东至人”。研究“东至人”对于探讨东亚古人类的演化、分布与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截至目前,华龙洞遗址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百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等。

  华龙洞遗址位于东至县梅源山南麓,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深度约7米。为加强华龙洞遗址保护利用,东至县成立华龙洞遗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华龙洞遗址管理所,加强华龙洞遗址的机构运行和日常管理。同时,该县还设立保护标志牌,划定并公布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如今,华龙洞遗址已成为面向机关单位和学生的科普和研学基地。”东至县文旅局文物保护股负责人金泽田说,下一步,该县计划今年12月召开“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同时,将加大对华龙洞遗址科研科普基地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争取加快“华龙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步伐。

来源: 池州日报  作者: 潘欢欢 编辑:严静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