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1-12-16 00:24
  • 来源: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 作者: 汪应智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安徽省马鞍山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法入选其中。

  马鞍山市曾是一座因钢设市、因钢立市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积极实施长江生态治理、产业转型等举措,走出了一条“水清岸绿产业优”的发展之路,亮出了绿色转型的诗城名片。

微信图片_20211215195202.jpg

  薛家洼生态园

  一马当先

  建设“生态福地”

  对于马鞍山来说,没有生态优先,就没有“一马当先”。

  在薛家洼生态园,江岸整洁,空气清新。即使冬季江边已有些寒意,仍有不少市民来到生态园里散步、跑步,锻炼身体。

  曾经的薛家洼可谓“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岸边非法码头林立,“散乱污”企业遍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在江边生活的真实写照,市民对此反映强烈。

  2019年以来,马鞍山市开展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将整改建设与回应市民关切、打造美丽长江经济带结合起来,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并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综合整治规划。薛家洼从先前的“散乱污”到如今的“水清岸绿”,实现跨越式蝶变,成为马鞍山市的城市生态客厅。

  近年来,马鞍山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累计整改问题超万个,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719家,拆除非法码头153家、船舶修造企业34家,关闭退出矿山32座……已连续3年在全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考核中位居第一。

微信图片_20211215195257.jpg

  滨江文化公园

  齐抓共进

  优化产业结构

  马鞍山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整合长江东岸历史文化元素,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薛家洼生态园、滨江生态湿地、滨江文化公园……生态文旅游园已然“串珠成链”,形成美丽长江文旅风光带。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马鞍山深入开展“产业升级突破年”活动,成功引进蜂巢新能源、奥克斯空调、中联重科、格力产业园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5.7:52.5:41.8调整为去年的4.5:47.8:47.7。

  马鞍山主动对标南京、“杭嘉湖”等地,连续3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

  今年前10个月,马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4%。

  加“数”崛起

  打造智造名城

微信图片_20211215194351.jpg

  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

  马鞍山聚焦智造名城建设,奋力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

  在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操作室外轧机轰鸣、钢坯火红。操作室内,工人们认真观察产线状态……

  通过智能化跟踪检测,钢坯入炉、轧制的全过程一目了然。每个钢坯还自带特有“身份证”可进行检测跟踪管理,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近年来,宝武马钢不断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中国宝武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具备了从原材料切锭到车轮压制、热处理、RQQ数控加工及检测探伤等辗钢车轮全流程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经过智慧制造改造,打造了业内首套集车轮设计、制造于一体的数字孪生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原料成份到检验结果的全过程制造记录。

  后劲十足的新马钢正加快“1+8”产业基地建设,去年营收首次超千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34亿元、增长114%。

  目前,马鞍山市正大力推广宝武马钢智能化改造经验,计划3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积极推进全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主城区和重点工矿区5G网络覆盖。全市还将继续坚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打造成为长三角的“白菜心”。(记者 汪应智)

编辑: 叶广冬
推荐阅读
2025年安徽科技工作如何发力?


发布于2025-01-17 23:11:01

文旅融合 绘就徽风皖韵新画卷


发布于2025-01-17 06:48:4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