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2021年度平安之星”“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这些都是马华平所曾获得的荣誉。
执业近20年,她带领团队律师开展免费普法讲座等活动200余场,线上线下培训对象达5万余人;常年在工会、妇联、法律援助中心、乡镇(街道)、社区等服务窗口值班,为弱势群体答疑解惑;办理各类维权案件1500余件,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减免收取律师费达800多万元,被称为“专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律师”。
2003年,大学时就读法律专业的马华平毅然辞去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去当律师,践行内心“砺法律之剑,维弱者之权”的梦想。
入行之初,她办理的第一个案子是一起农民工维权案。
村民吕某给同村黄某盖房子,不慎从高空中摔下来,致脊椎骨摔断。后经伤情鉴定,吕某构成一级伤残。按理说,雇主黄某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可黄某认为吕某摔伤都是其自己不小心导致的,不愿支付医疗费用。吕某家境十分困难,在受伤严重的情况下,因负担不起医疗费,无奈选择出院。经人指引,吕某家人诉诸法律途径。彼时,安徽省法律援助尚未被纳入民生工程,法援覆盖面有限。吕某家人找了几名律师,奈何都因证据缺乏没有被受理。多方辗转,找到了马华平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后来,此案经过一审、二审,法院认定吕某是在黄某家干活时受伤的,黄某承担70%的责任,吕某自己承担30%的责任,吕某获得了应有的赔偿。
“农村的农民、城市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多么需要法律服务啊!”马华平回想当时的感受:“自己若是有能力,就要为他人点亮一束光。”
吕某维权成功后,吕某身边的乡里乡亲和工友们纷纷找到马华平请求援助或帮助。看着他们一幅幅无助的样子和一双双渴望的眼神,马华平决定要替他们维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随着求助的人越来越多,全省各地乃至外省的维权案件陆续找上门,单枪匹马作战的力量是有限的。2013年马华平牵头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公益与法律援助的律师事务所——“皖正”。“皖”是安徽的简称,“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寓意为就是要在安徽境内为贫弱者伸张正义。
马华平为律所定下一条“铁律”:想要加入该所,就要怀有一颗公益之心;每位律师必须参与涉法咨询窗口的值班,每年必须办理一定数量的援助案件;要以不低于甚至高于收费案件的标准,去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保证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尽全力最大程度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现在,全所五十余名专职律师,不论是合伙人,还是普通律师,都是值班援助律师、公益律师。
“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我和同事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常年在基层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这始终是马华平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