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科教文卫

  • 2024-04-17 07:22
  • 来源: 安徽商报
  • 作者: 王素英 刘媛媛

  4月16日上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重要进展工作会议在淮南市召开,备受关注的武王墩一号墓阶段性发掘成果首次重磅发布。武王墩一号墓是已发掘楚墓中最大的一座,体现了楚国最高等级的丧葬礼制。其中墓室中发现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楚大鼎(铸客大鼎),椁盖板表面发现大量墨书文字,对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台阶表面铺设草蓆遗存

  近四年持续工作 已进入棺室内部发掘清理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镇徐洼村,北距淮河约10公里。北依舜耕山,南为开阔的平地,西南为瓦埠湖,西距楚寿春城遗址约15公里,南距李三孤堆楚墓约14.5公里。

  寿春城位于今天的淮南市寿县境内,是800年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宫希成介绍,以寿春城西南为中、小型墓葬区,城以东为大、中型墓葬区,武王墩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铜钫

  历史上武王墩曾多次被盗,经评估,文物地下埋藏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文物安全存在巨大隐患,亟需开展科学考古发掘,抢救地下文物。2019年,安徽省报请国家文物局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批复同意。2020年,武王墩考古工作正式启动。

  2023年11月,武王墩一号墓完成封土和填土发掘,12月提取了椁室上铺设的竹蓆。今年3月7日,武王墩一号墓开始拆解提取椁盖板,至3月27日,四层椁盖板已全部安全提取完成,共计443根,总重约153吨。

  一号墓西室竹席揭取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武王墩考古已进入椁室发掘第二阶段,即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通过近四年持续的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对于武王墩一号墓的营建过程、棺椁结构与丧葬制度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

  墓室布局

  外围设独立陵园 楚系墓葬最长车马坑亮相

  武王墩一号墓外围设有独立陵园,四周为环壕,陵园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陵园内设有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其中,车马坑位于主墓西侧,南北长约148米,是目前所知楚系墓葬中最长的车马坑。

  填土内出土木柄铁锸

  一号墓为陵园内规模最大的墓葬,位于陵园中部偏北隆起的高地上,地表以上有高大的封土。封土高出地表约16米,其中发掘出土了铁锸、铁锛、铁矛、竹筐等遗物。

  一号墓墓室口大底小,开口平面是一个边长约51米的方形,墓圹四周有台阶,逐级内收,共21级,台阶之内填充有五花土,层层夯实。考古人员还在填土中发现了铁夯头、铁锸、铜镞、木桩等遗物。

  椁室顶部竹蓆局部

  大量墨书文字揭示墓葬营造信息

  武王墩一号墓墓坑底部呈方形,边长约22米,中心用巨大枋木构筑椁室。椁室平面整体呈“亞”字形,中心为棺室,四周各有一个边室,边室内部又以枋木构筑墙体一分为二,整个椁室被分隔为九室,为目前所见楚系墓葬分室最多的。

  木椁室布局(周边盖板揭取后)

  考古人员在椁室盖板上发现大量墨书文字,目前已通过红外成像技术提取椁盖板上的墨书文字上千个,揭示了重要的墓葬营造信息。据介绍,这些墨书文字清楚标示了每根椁盖板的位置、次序和各个椁室的功能。从已知情况来看,椁室东是青铜礼器、南是生活用器、西是漆木俑、北以乐器为主,与椁盖板墨书文字标示的椁室功能基本符合。

  木俑首

  打破多项纪录 出土大鼎“身材”超越楚大鼎

  截至目前,武王墩一号墓已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包含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漆木器、乐器、俑等珍贵文物。其中漆木器数量、种类都是空前的。

  目前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铸客大鼎俗称楚大鼎,1933年安徽寿县楚王墓出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铜鼎,也是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但这一纪录将被改写。在武王墩一号墓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东1室南端发现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身材”已经超越了铸客大鼎。

  中心椁室第一层盖板提取后

  武王墩一号墓封土底部直径超过130米,墓口开口边长约51米,墓坑底部面积超过400平方米,规模巨大,是已发掘楚墓中最大的一座,也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

  封土内发现扇面图

  专家介绍,武王墩一号墓规模巨大、内涵丰富,应是楚国最高等级的丧葬礼制。其年代处在封建国家体系趋于解体、大一统国家即将孕育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研究周、秦、楚、汉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为研究楚国东迁江淮以后的社会生活面貌和历史文化图景,提供了系统性的科学考古资料。武王墩的考古发掘,为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未来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0-9-8清表布方(俯视上北)

  阵容强大 科技手段发挥重要作用

  武王墩考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离不开考古人员长期的艰辛工作。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武王墩考古阵容强大,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和淮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南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常住工作人员就有47名。

  盖板上的墨书文字(北中乐府割(盖)十二)

  国家文物局成立了考古专家组和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专家组(均为业内资深专家),全程指导发掘工作。此外,根据工作需要,受邀实际参与文物保护的单位有五家,参与多学科研究的单位有七家。

  2021发掘区(镜向南)

  在考古探测、文物提取、多学科研究、现场保护等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武王墩考古应用了多项科技手段。据专家介绍,项目建设了武王墩考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考古资料数字化记录、管理,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扫描等技术等,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明了武王墩一号墓的椁室布局。

  2020发掘前原貌(镜向西)

  武王墩一号墓具有极为复杂的多重棺椁结构,椁顶部覆盖竹蓆,之下以枋木与薄板依次交替,形成多层封护。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将薄荷醇临时固型技术成功应用于武王墩一号墓的潮湿环境,完成了目前面积最大的古代竹席提取工作。

  墓室上方封土剖面(镜向南)

  一号墓中的400余根椁盖板木材采取科学的抑菌防霉和保湿处理,使椁盖板得到安全稳定的保护。科研人员还对武王墩一号墓填土中的木炭及竹席和椁盖板木材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为深入研究墓葬营造问题提供了科学数据。

  2020-9-8清表布方(俯视上北)

  武王墩一号墓的椁盖板为饱水木质文物,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随着椁盖板的逐渐暴露,考古人员通过喷水、PEG400和覆盖塑料膜、无纺布等措施,使椁盖板处于饱水状态,减少因水分快速蒸发导致椁盖板的开裂与变形。

  工作照(提取脆弱文物)

  一号墓台阶局部

  封土内发现扇面

  一号墓开口

  椁室顶部竹蓆编织示意图

  填土夯层与夯窝局部

  专家介绍,随着考古发掘的持续深入,更多的科技手段将在武王墩一号墓的考古、研究、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武王墩一号墓的考古价值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王素英 刘媛媛)

编辑: 汪赛霞
推荐阅读
一季度安徽工业经济开局良好


发布于2024-04-30 08:57:50

十一届省委第六轮巡视完成进驻


发布于2024-04-30 08:57:25

重大发现!安徽发现高品位金矿


发布于2024-04-29 10:52:20

恭喜安徽这些集体和个人!


发布于2024-04-29 10:46:02

新时代 新技术 新生活


发布于2024-04-29 05:52:05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