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社会

环境由“乱”到“治”、稀有鱼种频现、渔民迎来新生活——

看马鞍山禁渔如何破题“出圈”

时间: 2024-05-14 09:23
摘要

  五年前,一条条渔船被拆解,没有人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而如今,一条条江豚被“看见”,答案已经跃然江面……

  五年间,长江马鞍山段水清岸绿,沿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捕渔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渔政执法能力和装备建设跨越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鱼类规模、资源密度分别比禁渔前增长150%、200%。长江刀鱼种群已恢复至禁渔前的4倍,一些稀有鱼种频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景象初步显现。

  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课

  由“乱”到“治”,这个评价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切切实实从数据中得到的。

  2019年,在国家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总体部署下,马鞍山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形成“四有一畅”工作经验,成功破解长江禁捕退捕“就业难、保障难、执法难”,在“退得出、稳得住、禁得严、恢复快”上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2020年5月28日,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渔业行政执法支队副队长夏德军作为代表参与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对安徽、江西两省的执法检查,在长江马鞍山段上游的长江安庆段遇到了一艘渔业资源检测船,在查明对方相关证件后,夏德军问起当日上午渔业资源检测情况,从采集上来的样本看,一网下去能捕到200条刀鱼,其中2两以上的占40%。据了解,刀鱼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随潮流由海洋涌向长江产卵,因比较值钱,从长江口往上游经过层层捕捞,从长江池州段往上基本是捕捞不到刀鱼的。“当时那组数据可以直观看到刀鱼种群的恢复。”夏德军表示。

  与刀鱼一样恢复种群的还有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河豚体形短小,很容易被捕获。2014年起我们在长江就基本见不到河豚了。”夏德军说,马鞍山市禁渔后,渔业执法部门曾于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在石臼湖检测到河豚幼苗,“河豚是江鱼,能在内河湖泊看到河豚种群,这说明河豚已经达到一定数量了”。

  渔业资源恢复也是肉眼可见的。根据检测,乌江流域增加了25种鱼类;长江马鞍山段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多年未见的鳤鱼也重回人们的视野,啃食江边芦苇。“这些曾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才见过的场景,现在的年轻人又能看见了,这就是禁渔以后生态恢复的成果。”夏德军说。

  一次双向奔赴的人生选择

  春夏之交,若是退捕上岸前,原来无名无姓的渔姑“三姑娘”可能还跟着丈夫起早贪黑打网捞鱼。可是眼下,她正忙着辗转于公司各项目现场,监督检查的同时,也找寻着新的商机。

  “从没想过渔民的生活在我们这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5月,响应号召的“三姑娘”和丈夫张周华洗脚上岸。望着被拖走拆解的渔船,她曾十分迷茫,不知道未来靠什么生存下去。但很快结对帮扶渔民的工作组就找上了她和张周华,在精准掌握了两人的现状后,张周华被推荐加入了雨山区的滨江护渔队,而“三姑娘”则改名为陈兰香,并在政府的帮扶下,吸纳其他9户退捕渔民参股,成立了三姑娘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从2020年成立以来公司年年盈利,所有股东每年均能获得分红。“三姑娘”完成了上岸、改名、创业的蜕变,她学习经营知识、提升思想觉悟,一步步成长为市人大代表、雨山区政协委员。“三姑娘”励志创业的典型入选了农业农村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

  “三姑娘”的案例是马鞍山市退捕渔民生活富裕富足的一个缩影。通过建立“1+2”结对帮扶渔民联系工作制度,出台《马鞍山市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实施细则》《退捕渔民“捕转养”工作推进实施方案》《护渔员聘用管理实施方案》,导入产业和转换身份帮扶等方式,马鞍山市退捕渔民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就学等问题全面解决,涌现出了“三姑娘”等一批创业致富代表,“捕转养”“捕转护”项目落地生根。据统计,马鞍山市退捕渔民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长42%,达3.85万元,高于同期农民收入近27%。

  一次双向奔赴的选择,让退捕渔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一场人人参与的持久攻坚

  当前,正值长江禁渔从“三年强基础”向“十年练内功”转段推进的关键节点,也是马鞍山市全面加强渔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作为提前一年半实施长江干流及重要河流全面禁捕的“尖子生”,马鞍山市自2019年7月至今,一直采用法治力量护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在这一过程中,马鞍山市与南京市、镇江市共同制定《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推进与芜湖市、南京市等地定期开展交界水域巡查、执法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一系列的改革有效解决了关键时段、关键领域执法人员局部性紧缺问题,全力提升了行政执法效能。

  2022年3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将“马鞍山市用法治力量护航‘十年禁渔’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作为全国8个典型案例(全省唯一)予以通报表扬。2023年1月,马鞍山市长江禁捕执法规范化体系建设入选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长江生态法庭、驻长江检察室、“精准滴灌式”禁捕普法模式等一批经验做法被推广。不久前,马鞍山市长江禁捕退捕案例《“十年禁渔”恢复母亲河生机活力——安徽省马鞍山市率先实施长江禁捕退捕的创新实践》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尽管长江禁渔3年来,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非法捕捞执法监管、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但长江水生生态恢复形势依然严峻,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仅从“无鱼”恢复到“较差”等级。

  “我们将在实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发我们自己的智慧渔政网格管理平台。”夏德军说,通过“护渔员巡护监管系统”和“乡镇自用船及禁捕水域相关船舶管理系统”建设,破解护渔队伍和相关船舶管理难题,将创新建设全域、立体、实时跟踪的信息化工作体系,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者 张令琪 编辑:潘轶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