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0-12-11 12:35
  • 来源: 安徽先锋网
  • 作者:

  她肩负着脱贫攻坚的使命,怀揣着对群众朴素的情感,来到了偏远的贫困山村,用实干创造业绩,用真情联系群众,用朴实和无悔书写着一个又一个脱贫故事,她就是省妇联驻舒城县五显镇光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厚莲。

  不畏艰难,无怨无悔,扎根扶贫第一线

  2017年,她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进村后,这里的一切让她傻了眼:光明村距离县城40公里,贫困发生率达20.97%,村集体经济为零。面对贫困的山区和陌生的工作,她开始思考“来这是为了什么?我能做些什么?”尽快调整心态后,她决定扎根这里,带着扶贫队员在村头巷履、田间地头、沟沟坎坎里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走访,捋起袖子与村干部同工作、卷起裤腿与群众同劳动,摸出了“强班子、夯基础,调结构、兴产业”的工作思路。三年来,鞋子都磨破了好几双,也磨出了与群众的感情。

  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甘当脱贫实干家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她紧紧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主题,把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加强政治学习,健全完善制度,培育后备干部,发展年轻党员,组织实施村组干部素质提升行动。2018年,新建了800多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协助单位做好“六扶”工作,因户施策,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户蒋业普一家六口人,老的老,小的小,而他整天无所事事,生活极度困难。为此,她多次上门找蒋业普夫妻谈心,鼓励他发挥自身特长,并将村里危房修缮承包给他,如今,他组建的工程队已发展到近20人,全家年收入达8万元,蒋业普本人荣获2018年度五显镇“脱贫之星”称号。

  “群众利益无小事”。2018年元月的第一场大雪,为援救一位贫困老人,她在积雪20多公分的山路上冒着风雪步行10多公里,历时6个多小时,回到宿舍时她的双腿已麻木的失去感觉。驻村以来,她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难忘的人生第一次,帮助群众解决了多少个实际困难,有险有累,但她倍感苦中有乐。

  夫妻同心,联手扶贫,发展产业拔穷根

  王厚莲的努力拼搏得到爱人的支持。2018年7月,她爱人将顾问公司——舒城华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到村投资实施现代生态农业项目,项目规划是240亩。首期巨型鸟巢气雾栽培示范园于2019年完成,村里先后有50多名群众参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务工收入达60多万元,光明村将资产收益扶贫资金投资入股,年固定分红。

  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7年,通过扶贫项目新建村级光伏电站和光明农家乐,让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0万元。2019年,她联系引进安徽阳大山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光明峰投资打造集住宿、餐饮、民俗、垂钓、娱乐、康养度假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养心谷。同时,鼓励外出的年轻党员回乡新建了豆之源豆制品加工厂,在全村形成企业拉动,大户带动,多产业联动的乡村产业集群,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多万元。

  心系扶贫,不忘初心,用真情和汗水演绎精彩人生

  两年多来,她始终把“致富群众、强村富民”作为首要工作职责,立足实际搞帮扶,真心为民办实事。由于水土不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她多次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体弱到常常连路都走不动。2017年7月26日,因高烧不退而晕倒。2018年4月20日(周五),她回合肥做手术缝了几针,没有休息便赶回岗位。2019年7月,出现高频率的眩晕,但她坚决不愿意干半截子革命,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坚持着。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王厚莲同志用一片瓦的温暖,一盏灯的光明,一条路的幸福,一间房的安全成功换来了群众的真情,用实干担当赢得群众的信任,为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中树立了一座丰碑。(供稿:省妇联)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从松石云海间出发 池黄高铁驶来!


发布于2024-04-26 09:35:13

池黄高铁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