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画:江上青在皖东北
1938年11月,江上青等7名共产党员受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遣,随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盛子瑾到皖东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他按照中共安徽省工委的要求,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和统一战线纲领,把公开活动和秘密工作巧妙地结合起来,努力推动盛子瑾进步,联合其抗日。
盛子瑾是安徽和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抗战爆发后,担任六安县县长。在省动委会和中共秘密党员李任之、杨效椿、石青等人帮助下,盛子瑾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斗争,于1938年秋收复六安县城。同年11月8日,日军进攻泗县,守城的安徽第六行政区专员孙伯文弃城而逃。盛子瑾随即被委任为第六行政区督察公署专员、第六区抗敌指挥部司令和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司令。
根据中共安徽省工委的安排,随盛子瑾前往皖东北的中共党员,秘密建立了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江上青任书记,赵敏任组织委员,周邨任宣传委员,还有谢景鸿、李艺、王毓贞、吕振球,共7名党员。特支一方面做好盛子瑾的统战工作,促使他坚定抗日立场,一方面利用各种关系,动员进步青年到皖东北去。经过努力,组成了30余人参加的安徽省抗敌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经过定远、凤阳、五河等县,开赴皖东北。据吕振球回忆说:“一路上,江上青同志在定远、凤阳等县县政府和民众召开的迎送会上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口才很好,演说的鼓动性很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又深入浅出,使人听了入耳入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