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19-11-28 05:39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聂扬飞

  【编者按】

  促进就业创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就我省而言,应对不断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必须把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尤其要大力抓好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为各类人才发挥所长、尽其所用提供支撑,营造良好环境。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聚焦这一主题,邀请部分委员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

  高素质劳动者是高质量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省政协委员刘晓燕建议,完善培训政策体系,出台面向城乡劳动者各就业阶段的培训支持政策,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健全贫困劳动者、残疾人、退役军人等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免费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培训期间生活保障水平。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和奖补激励机制,调动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积极性,构建广泛参与的“大培训”格局。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实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审批告知承诺制,建立培训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刘晓燕建议,提升培训内涵质量,建立劳动者和企业培训需求收集制度,实行职业技能培训目录清单管理,支持企业自主确定培训项目,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等开发精品培训教材。加强培训能力建设,鼓励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与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共建实训中心、教学工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培训后续服务,健全奖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培训工作开展好的机构激励支持,发挥评价对培训的“指挥棒”作用。创新培训监管方式,完善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将补贴性技能培训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与就业社保、公共信用等数据资源的共享比对。

  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近年来,我省将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试点工作,努力让返乡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把人口红利变成发展红利。

  “家乡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是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最大动因,应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根本之策。 ”省政协委员李志伟建议,从顶层设计布好局,在实体发展上想办法,向园区建设要实效,创造更多的岗位,引导就地就业。在提高政策吸引力、有效性、落实率上下功夫,制定更优的政策,鼓励返乡创业。着力提高培训能力、改进培训方式、下沉培训力量,通过技能培训让返乡农民工端上更好的“饭碗”。强化平台建设,强化政务服务,强化舆论宣传,倾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提高返乡农民工的获得感。

  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省初步建立起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民盟安徽省委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仍存在缺乏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动力和活力不足,服务机构不健全、保障不力,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手段不能很好满足就业创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民盟安徽省委建议,完善基层就业创业服务机制,进一步明确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权责,引入第三方监督与公众评估,完善对基层工作者的考核设置,让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大投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基层人社队伍建设,强化对各级公共就业机构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统筹规划建设全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健全以城市为中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网络,并要做好信息的汇总和发布工作,扩大自助服务设施使用范围,加强基层就业创业项目数据库建设。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功能,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模式,以实体市场为主、网络市场为辅,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公平、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

  “互联网+”助力社区就业

  社区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最基层组织,是城市的细胞,解决好就业问题,基础在社区。安徽网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安人才网)董事长何德球提出,运用“互联网+社区就业”的方式,为企业用工和重点人群之间搭建起就业的平台,打造社区就业新模式。

  何德球建议,利用互联网推进社区招聘,作为搞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的有效抓手,让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下沉到各个街道社区。应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由各级政府部门和街道社区做好资源整合及社区就业宣传推广工作,指导更多的社区居民使用社区就业平台求职。加大扶持小微企业力度,培养小微企业使用互联网招聘的习惯。成立社会就业发展基金,扶持市场化人才公司做大做强,让其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就业服务工作中去。将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下沉到社区,与社区周边三公里就业平台相结合,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和技能培训服务。

  提升企业用工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建设,缓解了企业“招工难”“技工缺”“留人难”等突出问题,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省政协委员沈昕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大建设力度、扩大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企业用工平台建设水平。

  沈昕建议,坚持“服务用工就是服务发展,做好企业用工就是做好就业工作”的理念,高度重视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对于保障企业用工、满足求职者就业需求的重要作用。全面增强企业用工服务平台综合功能,拓展提升企业用工服务平台的综合效用。大力推进企业灵活用工,探索培育若干有影响的一站式企业灵活用工服务平台。抢抓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我省企业用工智慧服务平台与江浙沪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实现就业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继续出台专项政策及实施细则,完善我省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政策体系。

  建好建强“三创平台”

  进入新时代,安徽的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是科技成果转化。省政协委员段丽琼认为,建好建强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创造平台(以下简称“三创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十分关键。

  针对当前“三创平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段丽琼建议,围绕系统布局,构建特色鲜明的三创体系,对照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系统布局,引导各市、县立足实际多元发展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三创体系,力争早日打造出享誉全国的三创平台。围绕市场导向,打造专业化“三创平台”,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将三创平台建设、运营等事项交给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来承担,克服“外行”指导“内行”、管理停留于基础服务等弊端,大力提升“三创平台”专业化水平。围绕动能培育,实现“财”和“才”双驱动。建立针对创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四个阶段的靶向扶持投融资机制,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形成人才驱动为主、政策驱动为辅的发展模式,推动“三创平台”可持续发展。围绕数据应用,集中打造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三创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供需信息对称,推动高品质就业。

  开展精准化智慧型就业服务

  高校毕业生既是国家宝贵人力资源,也是重点就业群体。省政协委员马文革提出,补齐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存在的短板,建设全省统一的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一体化推进大学生高水平就业指导师资体系、高效率就业市场招聘体系、高精度就业帮扶体系三大板块建设,真正实现精准化智慧型就业服务。

  马文革建议,完善高水平就业指导师资体系,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的就业指导专业人才,为平台建设提供专业稳定的师资资源支撑,同时对现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设高效率就业市场招聘体系,针对高校毕业生招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用人单位条件满足不了学生的期待,应聘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两难情况,以及“就业难”“用工荒”同时存在的现象,在就业市场招聘体系的精准性上下功夫,破解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为毕业生及时提供有效的岗位需求。健全高精度就业帮扶体系,精准识别并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尽快实现就业。(记者 聂扬飞)

编辑: 
推荐阅读
大众汽车在合肥又有新进展


发布于2024-05-21 00:26:4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