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3-03-09 19:18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

  新华网合肥3月8日电(李东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备受鼓舞。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农村改革、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话题,新华网专访了吴劲。

  新华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农村改革、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等关键词很受关注。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滁州市下一步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吴劲: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强市,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在深化“两强一增”行动方面,我们将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提质改造22万亩,推进“小田变大田”,抓好国家级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加快实施北大荒集团垦地融合示范区项目,“大托管”面积从100万亩发展到200万亩,确保粮食面积、总产实现“双增”。

  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7%。继续举办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放大优势、强化招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加快“百亿小岗”示范创建,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典范。

  我们将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效,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组网格作用,切实做到发现快、识别早、帮扶准。持续推进“1112”市级领导联系帮扶制度,深入推进“五大帮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补短板、促发展,确保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我们将奋力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国字号”整市改革试点为牵引,统筹推进农田水利、耕地保护、垦地合作、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供销合作社等改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推进乡村建设方面,我们将加快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结合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建设一批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改厕1.4万户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5%。

  花鼓敲响新小岗。新华网发(陈华斌 摄)

  新华网:滁州市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吴劲:近年来,滁州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要求,不等不靠、抓主抓重,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推动平台共建“一体化”。全力加快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建设,已落户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676亿元,捷泰、飞利浦、博晶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定远、凤阳、明光与南京共建的3个合作园区启动建设。与苏州合作共建中新苏滁高新区,集聚企业700多家,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去年5家开发区位列全省30强,总数全省第二。

  织密交通互联“一张网”。沪渝蓉高铁开工,合新高铁、宁淮铁路加快建设,滁宁城际滁州段工程即将试运营。滁合高速第二通道开工建设,明巢、来六、宁洛改扩建等加快推进,滁天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均居全省第一。明光、天长通用机场开工建设。与沪苏浙形成了8条高铁轻轨、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的综合立体大通道。

  打造产业协作“一条链”。抓紧抓实招大引强,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去年签约亿元项目中,来自沪苏浙的项目达50%。天合光能等一批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推深做实八大产业链“链长制”,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光伏大会,光伏产业产值超800亿元、实现倍增,加快打造光伏之都。

  下好生态保护“一盘棋”。开展“坚守断面保碧水”专项行动,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高于7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18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与周边城市共享环境信息数据,共促大气质量持续提升,共筑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推动服务共享“一家亲”。与上海、南京等地签订各类教育医疗合作协议近百个,与长三角所有成员城市实现124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与全国300多个城市实现公交互乘互刷。滁州每年供应沪苏浙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超220万吨;接待长三角游客超1800万人次。

  建设中的滁宁城际铁路汊河新城站(3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孙骏 摄)

  新华网:近年来,滁州市大力推动投资“赛马”激励机制建设,创新开展“亩均论英雄”,经济活力加速释放,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安徽省前列,其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吴劲:近年来,滁州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双招双引”质量突破年、有效投资攻坚年行动,形成大抓招商、大上项目,才聚皖东、智汇滁州的生动局面。

  聚焦第一战场,打出招大引强新攻势。坚持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周轮流外出招商,每月一调度、每季一观摩,定期召开产业链链长会、企业家早餐会、双月座谈会。去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8个,新招引制造业项目占比近9成。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即召开全市“双招双引”暨深化“一改两为”工作动员大会,集中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超530亿元。目前,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105个。

  扭住第一抓手,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去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480个、新竣工310个、新投产320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居全省第一。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超3000个、总投资超2.5万亿元。参加全省一季度集中开工动员项目107个、总投资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2亿元,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第三。

  用好第一资源,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升级版,建立八大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组织开展“千企百校·智汇滁州”大学生云招引、揭榜挂帅系列人才活动。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82个,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22名、大学生1.6万名,获评全国“最佳引才城市”。

  追求第一标准,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一方面拉升工作标杆,等高对接沪苏浙体制机制,126项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一方面狠抓助企纾困,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300余个,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近300场,助企招工1.8万人,解决工业用地2062亩,兑现惠企资金5.4亿元。

  3月1日,工作人员在安徽滁州一家太阳能电池片企业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刘军喜 摄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从松石云海间出发 池黄高铁驶来!


发布于2024-04-26 09:35:13

池黄高铁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