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4-01-28 00:55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苏艺 朱晓桐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基础教育领域,伴随着“双减”政策措施的具体化,课后服务逐渐发展成为了家长关注、学校关切、社会热议的公共教育问题。省人大代表、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马甜甜认为,可以探索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减轻教师额外负担。  

  马甜甜告诉记者,课后服务的兴起是社会及家长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和学校都面临工作压力增大和综合能力提升要求的双重困境。“在目前情况下,教师队伍无法满足‘双减’后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课后服务的水平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是以学生完成作业为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非常有限。另外与‘双减’政策相配套的经费保障尚未到位。调查显示,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以收费为主,这导致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补贴非常低。”  

  对此,马甜甜建议,为了更好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并充分利用好社会上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探索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减轻教师额外负担。“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这些安排可以与社会资源合作,也可以包括一些培训企业。”  

  马甜甜还建议,要建立校内课后服务质量监管评价体系,引入具有一定资质和良好社会声誉、满足中小学发展需求、服务供给能力强,且入校人员具有专业资质或专长的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监管部门要联合建立校内课后服务质量监管评价体系,对参与服务的第三方从硬件条件和软件实力方面进行考评计分,并将其作为考核准入与退出的科学依据。(记者 苏艺 朱晓桐)

编辑: 武宇
推荐阅读
安徽“高精尖”亮相中博会


发布于2024-06-01 06:24:19

向更多人心中撒播“科学种子”


发布于2024-05-31 05:11:23

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发布于2024-05-30 05:15: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