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员“黄凤霞”的提问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作出了“把合肥建设成安徽文化中心”的决策部署。刚才,陶仪声副主席、合肥市政协韩冰主席在发言中也分别提出要加快安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好省会城市的集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请问省委宣传部,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推进全省文化中心建设?

  •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晓利的回复

      感谢黄凤霞委员提出的问题。结合近期对文化强省建设的调研,我体会还可以加强“四个一批”。 一是加快建设一批文化地标。文化地标是文化中心城市的一个亮丽名片。经过近几年建设,合肥有了一定基础,建成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安徽美术馆、安徽博物馆等,正在建设安徽百戏城,已经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地标。下一步,省委宣传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高起点谋划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加快省文化馆新馆、省非遗馆、安徽音乐厅等建设。同时,创新体制机制,把场馆打造成市民具有较高参与度文化空间,推动“活”起来也“火”起来,成为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的“网红打卡地”。 二是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目前在肥6家省属文化企业集团,去年营收规模达344亿元,其中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和时代出版是“全国文化企业30强”。最近,我们正结合文化强省建设,谋划支持省属文化企业加快建设一流企业政策举措,将会对合肥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给予更大支撑。下一步,充分发挥省属文化企业牵引带动作用,以及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反投基金和省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在肥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爆发性重点项目。 三是支持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合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6家,省级10家,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是合肥文化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下一步,借鉴先发地区发展经验,加强统筹,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瞄准一批链主企业,积极引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培育新业态,布局新赛道,推动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加快产业集聚。 四是打造一批文化展会平台。从其他知名文化中心城市来看,都有一批影响力大、辨识度强的品牌节会展,比如深圳文博会、杭州国际动漫节、上海长三角文博会等。下一步,要支持合肥补齐这方面短板,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节庆品牌等。本月27-29日将在合肥滨湖会展中心开幕的黄书书会,我们进行了认真谋划,争取了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在肥同期举办,同时专门设置“对话大家”“红沙发”系列访谈活动,邀请一批矛盾文学奖作家、知名网络作家到书会现场开展读者系列活动,目的是提高展会的影响力传播力,提升合肥城市美誉度知名度。 此外,还可以在加强精品创作、文化传播、品牌宣传等方面予以支持。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些。再次感谢黄委员的提问。

  • 网友“游山玩水”的提问

      现在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请问如何让老百姓就近就便享受更多的文化服务?

  •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的回复

      感谢这位网友对文化工作的关心!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省1869个公共文化场馆(站)全部免费开放,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立。文化活动不断丰富,送戏进万村、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阅读分享、剧目展演等活动年均达2万场,年服务超过1亿人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当前,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短板和弱项。比如:总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过去的公共文化场馆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群众家门口的文化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服务老百姓最后一公里“毛细血管”没有完全打通。比如:功能相对单一。文化馆就是文化馆,图书馆就是图书馆,开展的大多是单项活动,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需求。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这位网友提的就近就便,近几年,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各地推出悦书房、阅读空间等,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正在谋划,未来几年如何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主要从五个块面考虑。 一是在规划布局上,我们要打破过去完全按照行政区划来建这个文化设施,我们是按照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来考虑。就是公共文化设施随着人走,人在哪,我们的空间就建在哪。 二是在服务功能上,我们的空间要突破单一文化服务和功能设置,全面对接群众在生活、社交、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可能提供展览、演艺、教育、看电影等多方位的服务。就像图书馆既是图书馆,可以是文化馆,又可以是美术馆,功能是多元的、综合的。 三是在建设方式上,依托现在的公共文化场馆和悦书房等,通过新建、改扩建、合作一批等方式,把符合条件的空间整合起来。比如,依托现有的设施植入一批,利用闲置的公共用房等改造一批,借助社会上的资源合作一批,空白缺项的地方新建扩建一批。 四是在运营机制上,通过政府购买、以奖代补、挂牌命名等措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来参与我们空间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我们想吸引更多国企、私企参与进来,可以是委托管理,也可以合作运营,鼓励企业独立经办。 五是在空间管理上,我们计划通过评估定级等方式,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比如从空间的布局设计、功能设置、服务人次、运营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打分、定级,再以适当方式予以扶持,进而规范空间的运行管理。 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定能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为广大群众美好生活赋能。

中安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anhu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