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滁州 > 政务 > 市长报道集

“容缺审批”“承诺审批”,让“亭满意”回荡在椒陵大地

全椒县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2020-11-10 09:07:44

571553b8-d9e8-42da-a14b-7dacd0002556.jpg.1.jpg

  全椒城市鸟瞰图。 特约摄影 沈果 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二、财政收入增速全市第二……”说起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全椒县委书记朱大纲显得尤为自豪,谈笑间透着满满的干劲与自信。这“两个第一”“两个第二”,彰显得是全椒人的拼搏与干劲,展现得是全椒人的智慧与力量,袒露得是全椒人的实力与优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两重”攻坚行动的引领和推动下,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以实干者的担当,奋进者的姿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奋力创优营商环境,紧紧扭住“智造强县、康养福地”两大主题,坚定不移大招商、招大商,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如今的椒陵大地,一批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一个个工厂拔地而起,一产二产三产全线开花、竞相发展,处处可见火热的建设和生产场景。

  “全椒是合肥、南京两大省会城市之间唯一的一个县,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谈到全椒未来的发展,浑身充满着儒雅气质的朱大纲思路清晰、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我们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南京江北新区等发展机遇,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快‘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举全县之力,推进‘五城共建’,进而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努力实现建设‘智造强县、康养福地’现代化新全椒这一宏伟目标!”

  11月3日,位于全椒县经济开发区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内锣鼓喧天、群狮欢腾。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该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同时第一批空调新产品也正式批量下线,标志着创维集团以滁州为主要产业基地的长三角战略布局拉开大幕。

  作为全椒县有史以来引进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总投资规模50亿元,计划产能1000万台智能家电产品,三年内实现营收100亿元。

  这一项目是全椒围绕智能家电板块招引产业项目,打造“智造强县”的一个缩影。

  大江奔流不息,为有源头活水;跨越发展征途,唯有项目为王。近年来,全椒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坐标,把跨越发展主引擎定格为项目,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坚持创新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五城共建”,一个以儒林文化、太平文化为底蕴、以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等为“智”高点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智造康养新城渐成规模。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自今年5月全市“两重”会议召开以来,全椒县委、县政府聚焦聚力抓“六稳”,稳扎稳打促“六保”,乘时乘势推“两重”,坚持以“弄潮儿”的姿态、“排头兵”的干劲,狠抓大招商,优化大平台,创新大帮扶,培育大产业,加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智造强县、康养福地”,为全方位推动全椒高质量发展而持续奋斗。

  立潮头的全椒实践:如何变区位优势为新的发展优势?全椒县牢牢把握招商引资这个“一号工程”,努力把项目转化为今天的增长、明天的产出、未来的实力。今年以来,全县“两重”累计新签约项目76个,总投资620多亿元,累计新开工项目64个、新竣工项目42个,走在全市前列

  全椒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是安徽实施“东向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最前沿,是滁州乃至安徽连接沪苏浙的门户枢纽,是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的交汇点,无论是高速、高铁还是航运、航空,都拥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如何把区位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这是难得的区位优势,也是发展的独特资源,因此我们把着力点放在发展上。”全椒县委书记朱大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特别是“两重”攻坚行动以来,全椒县紧紧围绕建设“智造强县、康养福地”主题,在“招”字上动真格,紧跟重大项目,推动加速转化;在“融”字上做文章,全面对接大江北,深度融入长三角;在“智”字上求突破,聚焦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发展;在“聚”字上下功夫,提升集聚能力实现集群发展;在“文”字上见实效,借力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

  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全椒县牢牢把握招商引资这个“一号工程”,努力把项目转化为今天的增长、明天的产出、未来的实力。

  持之以恒招项目。全椒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高频调度、高效跟进,坚决做到线索不断、洽谈不停、签约不止。从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做起,紧扣重点领域、紧盯重要线索、紧跟重大项目,一线洽谈、前沿指战。每月通报各镇、各单位“一把手”外出招商情况。整合产业资金,坚持县领导包保联系重大招商项目,按照“签约项目抓规划、规划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要求,推动项目加速转化,切实解决“久谈不签、久签不建、久建无果”的问题。

  主动谋划争项目。瞄准国家新一轮稳投资政策机遇,紧盯“新基建”等产业发展方向,深入开展项目论证和谋划储备工作,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家电等主导产业、“一只虾”“一粒果”特色农业,着力引进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今年以来,新增储备项目153个,争取各类上级资金排名全市前列。

  细化任务夯责任。紧紧围绕“两重”推进大会确定的攻坚行动重大建设项目任务分工,结合全椒实际,研究制定《全县重大建设项目攻坚行动方案》,部署安排16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166.3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26个,基建项目21个,民生项目18个,平台项目2个。每个项目都明确责任单位、序时进度和完成时限。同时,创新实施“六帮”行动,甄选六大类60个重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县级领导人人担责,个个负责,聚焦聚力,强攻会战。

  今年以来,该县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和集中开工活动各9次,“两重”累计新签约项目76个,总投资620多亿元,累计新开工项目64个、新竣工项目42个。

  开新局的全椒答卷:如何在大战大考中育新机开新局?遭遇新冠疫情的肆虐和特大洪涝灾害的侵袭,全椒无惧风雨挑战,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2亿元、增长3.9%,增速全市第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全市第1;财政收入增长7.9%,增速全市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6%,增速全市第1,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

  2020年年初,受新冠病毒肺炎肆虐影响,全椒春天的脚步走得坚定、壮烈,而春天里的故事感天动地、荡气回肠。

  2020年年中,遭百年未遇的洪水之侵袭,全椒夏天的脚步走得繁重、铿锵,而夏天里的故事磅礴有力、温暖人心。

  大灾大难的考验,是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是城市恢复重建、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机遇。

  如何把大灾考验变成发展机遇?

  凝心聚力育先机,蓄能起势开新局。“疫情、灾情对全椒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会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方位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育先机、开新局。”朱大纲说。

  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椒县也出现了一例感染者。面对疫情考验,全椒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疫情防控做到了无死角、全覆盖。

  向风而动即是春。2月10日,正月十七,当全国大多数城市还忙着防控疫情之时,全椒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积极部署,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迎来了复工复产的首日。企业复工复产,城市全面重启。在承接大合肥、对接大江北、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全椒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左右逢源”,崭新的脉动跃然纸上。用朱大纲的话来说,尽管处于交通要塞、防控难度大,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当时的决策部署是果断的,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月中下旬,全椒持续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滁河水位一度超历史最高水位。堤坝、圩区、行蓄洪区等面临多点压力考验,汛情、险情、灾情时有发生,全椒防汛全面告急。面对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椒人舍小家、为大家,即时启动了荒草二圩、三圩;与部队官兵、武警指战员、外地民兵一道纷纷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以钢铁的意志、顽强的作风、实际的行动,筑起抗击洪魔的坚实堤坝,共同战胜了洪魔、守护了家园。

  天灾无情人有情。受洪涝灾害影响,全椒县部分乡镇工业企业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汛情结束后,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上门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真正将全方位帮扶送到受灾企业、送进心坎上,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恢复生产。

  面对疫情、灾情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和不足,全椒县结合正在编制中的“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规划和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等项目,完善了防汛抗旱工作规划和滁河干流堤坝加固等项目。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大难面前显担当。在大灾大难面前,全椒县在逆境中前行,交上了一张傲人的成绩单。

  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2亿元、增长3.9%,增速全市第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全市第1;财政收入增长7.9%,增速全市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6%,增速全市第1。此外,全椒县荣获“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县域特色经济竞争力入围全省十强,县域综合竞争力跻身全省第十八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市工业投资技改先进县。

  “亭满意”的全椒破题:如何变外地客商为新全椒人?全椒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店小二”精神贯穿于“两重”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探索实施“容缺审批”“承诺审批”,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三包三抓”“三联六帮”等专项行动,“挺满意”的称赞声回荡在椒陵大地

  项目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也是地方实现裂变式发展的反应堆。全椒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立县”的重要支撑,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以高质量项目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大批外地客商纷纷落户、高端人才竞相而来、产业工人争相涌入,引得来、留得住,这是一个放在全椒县委、县政府面前最重要的命题。

  如何让外地客商成为新全椒人?

  把灯背在身上的人,影子永远在前面。“加快发展速度,实现跨越超越,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朱大纲坚定地说。

  为了确保“两重”项目落地落实,全椒县创新机制加强调度,严格落实“每月一次签约、每月一次开工、每月一次调度、每月一次对上争取汇报”“四个一”工作机制。首创“红黄黑榜”考评,坚持“以实物量论英雄”,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督办、预警交办和问责问效。对又好又快的“红榜奖励”;对进度较慢且未能完成当月任务的“黄榜预警”;对严重滞后或造成不良影响的“黑榜问责”。今年以来,已评选“红榜”41个,“黄榜”11个。开展“效能先锋”和“服务标兵”评比,以赛促进、比学赶超,聚焦“两重”主线,共评选“效能先锋”25个、“服务标兵”25个。

  在以科技蓝为底调的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展示厅内,记者看到了创维科技智能系统——“小维”。“小维,小维,把空调打开设定到26度”“小维,小维,我要听歌”“小维,小维,打开电视”……创维滁州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谷文对着一台镶嵌在茶几桌面上与电脑显示屏大小相当的屏幕对话,“小维”在接收指令后,快速而准确地完成了任务。“这是创维智能制造的一个代表。”张谷文告诉记者,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开园,意味着集团空调业务完成了从深圳到全椒的搬迁,意味着这里已是创维布局长三角发展、实施智能化战略的重要基地,将全力推动智能人居产业发展。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转化发展,全椒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店小二”精神贯穿于“两重”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打造“亭满意”全椒版。探索实施“容缺审批”“承诺审批”,最大限度减少审批材料、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三包三抓”“三联六帮”等专项行动,依托“钉钉”,建立全椒企业服务中心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通过“轻轻一点”,实现“指尖上的帮扶”,确保该免的一律免到位、该减的一律减到位、该降的一律降到位、该帮的一律帮到位、该给的一律给到位。

  今年以来,县级包保领导深入企业275次,帮助解决难题189个。开展要素对接活动17场次,帮助解决融资5.49亿元,解决用工4320人。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清理,盘活土地500亩。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县政务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市最美服务大厅”。

  以政策留人、以感情留心。“‘亭满意’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挺满意。”在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开园仪式上,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赖伟德在致辞里对滁州、全椒的营商环境大大点赞,并表示,创维集团心存感激、知恩图报,言必信、行必果,努力把企业办大办好,为滁州市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排头兵作出新贡献。

  “我感觉自己现在就是一个新全椒人,要在这片充满热情和希望的热土上,干出一番新成就。”张谷文看着一台台刚刚下线的智能空调,眼神坚定而自信。

  记者手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厂车间内一台台现代化机械正在飞速地运转,走进全椒城乡大地,一股快速发展的热潮席卷而来,所见所闻令人心潮澎湃。

  记者欣喜地看到,三季度全椒发展,不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全市,而且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增速跃居全市第二,尤其是财政收入中的税占比超过81%,为全市最高。这一变化,说明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在提高,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既有长三角一体化、全市“两重”行动等带来的机遇与动能,又饱含了全椒人苦干实干的拼劲。全椒依托区位、交通等优势,围绕建设“智造强县、康养福地”主题,坚持招大商、大招商,引来包括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恒大康养城、太平古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首创“红黄黑榜”考评机制,奖优罚劣,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令人动容。

  值此“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全椒将扬帆再起航。目前,全县新一轮发展规划正在补充完善中,总体将构建主城、东部新城、慢城、大墅产业新城、南部新城五大板块,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为滁州市实现追赶跨越目标贡献力量。

  相信,未来的全椒,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展现出更大作为!(特派全媒体 记者 王琼 王太新 汪勇)

来源: 滁州日报   编辑:李娜
相关新闻
 
新闻看点
名镇名企
县区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