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人文池州 > 文化

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 “理”出乡村新风尚

时间: 2021-07-06 08:52

  为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池州市各地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切入点,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尚。

  在东至县昭潭镇潭东村村口,“美丽潭东”四个大字格外显眼,池塘、走廊、徽派建筑……构成了一道东至南部山区的风景线。近年来,该村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红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节俭尚德生活风尚已经成为该村村民的共识和追求,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谱写出了新篇章。

  “我儿子当初花1万多元就把婚宴办了,村里还没有人说我家的闲话,多亏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不然,按照之前的风气,儿子的这场婚礼我得花好几万,就是东拼西凑借钱,也得硬着头皮上……”在村民黄水根看来,村里之前家家攀比办婚宴的“面子风”,之所以能被刹住,村率先发起成立的“红白理事会”起了关键性作用。

  “想要破除传承已久的陈规陋习,绝不是易事。刚刚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时,村民或多或少都存在抵触情绪,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工作开展难度比较大。”据昭潭镇红白理事协会会长黄公平介绍,2017年,东至县昭潭镇红白理事协会成立,3年举办红、白事约200多例,目前协会成员40多人,理事会除有两委班子成员外,他们充分发挥村两级联动机制,遍访辖区各行政村,积极发动各村乡贤和德高望重老人加入本村红白理事会,村两委班子带头干,逐家逐户做工作、搞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现在各村家里有红白事,第一件事就是主动找红白理事会报备。

  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谈起这些年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黄公平打开了话匣子:“协会成立后,经过宣传推广,目前很多村民已经接受了由红白理事协会提供的一条龙服务,省钱更省心。”黄公平算了一笔账,以前办一桌酒席要在1000元左右,而现在市场价也就在600元左右,其中还包含了物价上涨的因素。如今的潭东村,乡风净,民风淳,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红白理事会不仅给潭东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对老人最大的行孝,就是常回家看看。多跟老人聊天,多给老人做饭,这比什么都强。”村民秦正泽说,虽然农村传统风俗有着特有的人情味,但一些陈规陋习,在农村还一定程度存在。不过,这些年,随着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了观念,认识到“厚养礼葬”、“喜事新办”才是正道。

  目睹村里的各种风气一天比一天好,大家都看在眼里乐在心上。潭东村党总支书记吴铅平告诉记者,通过“红白理事会”多年的努力,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提升,乡风文明也有了改善,村里的婚俗陋习更有了明显转变,从原先的攀比彩礼变成了如今的携手创业,村民们也不再互相攀比谁家婚宴办得大,而是比起谁家评上“文明户”,哪家出了好媳妇好婆婆。

  吴铅平表示,顺应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要求和人们的实际需求,他们将继续对传统婚丧风俗取精华、去糟粕,来建设符合现代文明的乡风民俗。

来源: 池州日报  作者: 郑媛媛 编辑:王依阳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