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山水池州 > 旅游·景点 > 图片新闻

用一杯酒,带您慢品一座古村!

时间: 2020-09-09 11:03

  诗人来到杏花村,是什么吸引了他的眼球呢?当然是杏花,是什么搅动了他的内心世界呢?当然是杏花村美酒。可以说杏花村之所以能引来杜牧,就是他听闻了这里有美酒可以酣饮。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村酒就是杏花村的第一招牌。

  在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早已结下不解之缘。唐代之前的魏晋时期,酒对文人的影响已经达到一个极致。最著名的是“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刘伶为代表,他们“一醉累月轻王侯”,逃避政治,娱情诗酒,留下许多饮酒的华章。鲁迅有一篇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的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对美酒与散药病态的痴迷。

  东晋时期,陶渊明是一个豪饮大师,他的诗文中提到酒字的就有近40次,他还专门写了一个组诗《饮酒二十首》,小序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这是典型的醉酒作诗的案例,没有酒当然就没有好诗。《饮酒》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这是他的人生宣言,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他是不愿意的,他认为“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回归田园。从此,不仅村是他的归依,酒更是他真正的知己。陶渊明饮酒作诗的生活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后代文人。

  有唐一代,诗潮涌动,而酒的消费量也是相当大的,诗人们好像无人不饮酒。初、盛、中、晚四个时段,数千诗人各持秉性,诗歌风格不尽相同,但饮酒之风却是惊人的相似。皇帝宴请大臣,朝廷为新科进士开办杏园宴,朋友出门远行要喝酒相送,朋友来了更要喝酒助兴。达官贵人品美酒,民间村落饮村酿,各尽其乐。唐代初年有一个诗人叫王绩(585-644年),仿照《桃花源记》写了一篇《醉乡记》:“其土地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任清,无爱憎喜怒。呼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器械之用,并称之为醉乡。”据说他还写过《酒经》、《酒谱》等书,他可不是一般的好酒之徒。李白饮酒比陶渊明更加疯狂:“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就连杜甫的诗,也是十有七八要提到酒。白居易晚年曾自号“醉吟先生”,作《醉吟先生传》:“往往乘兴,屦及邻,杖于乡,骑游都邑,肩舁适野。舁中置一琴一枕,陶、谢诗数卷。舁杆左右悬双壶酒,寻水望山,率情便去。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如此者凡十年。其间日赋诗约千馀首,岁酿酒约数百斛。”可见其酒兴诗兴之深浓。

  杜牧也是饮酒赋诗的高手,其诗中仅提到酒字的就有上百次,例如:

  为郡异乡徒泥酒,杜陵芳草岂无家。《登九峰楼》

  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池州送孟迟先辈》

  孤歌倚桂岩,晚酒眠松坞。《题池州弄水亭》

  投辖暂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满松阴《将赴池州道中作》

  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遣怀》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自宣城赴官上京》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秋晚早发新定》

  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

  前四首是杜牧在池州饮酒的记录。他对于酒,态度是再明白不过的了:“落拓江湖载酒行”、“酒杯无日不迟留”、“重阳酒百缸”、“身外酒千杯”。当他来到杏花村前,不问其他只问酒,就不足为奇了。

  文人与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印记之一,酒可以令人洒脱,可以让人忘忧,可以与朋友共享,也可以与佳人同醉,不一而足。杜牧杏花村寻酒也可作如是观。

  唐代制酒业发达,酒品丰富,所以遍地均可饮酒。杏花村里的酒其实是村酒,即村庄人家自酿的酒品,比起皇帝的御酒,可要差很多。唐代的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这些酒的质量大多不如诗人意。

  而民间的酒多来自酒肆、酒楼、酒家、酒舍、旗亭等处。中唐诗人韦应物有一篇《酒肆行》,曾写到民间酒肆饮酒的盛况。有村酒,就必然会被诗人写进诗中。据统计,《全唐诗》提及“村酒”的诗有19首,《全宋诗》同类诗有140余首。唐诗中除卢纶、张南史、白居易之外,使用此意象的诗人均生活于晚唐。宋诗只有20首写于北宋,其余120余首全出于南宋,其中陆游一人就有29首之多。当然村酒并不会迟至晚唐才会有的,孟浩然《过故人庄》里“把酒话桑麻”饮的那酒一定也是村酒,可是,村酒作为文学意象,它是在晚唐才被发现的。

  如白居易《村中留李三固言宿》:“村酒两三杯,相留寒日暮。勿嫌村酒薄,聊酌论心素。”这说的是自己暂住在村中,只有村酒待客,又怕客人嫌酒味淡薄,所以写诗告白。晚唐郑谷的村酒诗就写得非常有味道,郑谷《张谷田舍》:“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粮食丰收了,就可以用粮换酒了。杜荀鹤《山中喜与故交宿话》:“远地能相访,何惭事力微。山中深夜坐,海内故交稀。村酒沽来浊,溪鱼钓得肥。贫家只如此,未可便言归。”这些诗都在吟咏民间村酒之乐事。

  杏花村里也有村酒。酒是用粮食酿造的,但是水质好坏是相当重要的。粮食品种无大别,凡是水质好的地方便容易出好酒,中国的酒文化就是这样传承的。江水不如河水,河水不如泉水,泉水不如井水。杏花村里恰好有一口古井,“泉香似酒,汲之不竭”,名曰“黄公广润玉泉”,后来演化出一个黄公酒垆的酒店来了。“黄公酒垆”是《世说新语·伤逝》里的一个典故,杏花村古井借用其名,更能衬托出此地水好酒美的事实。杏花村地处贵池城西,三面环山,村东南是湖,村西边缘地带是秋浦河与杜湖,湖水、河水、山泉水经过过滤,生成这口清泉。

  是村酒引来了诗人杜牧,是酒的力量让村庄在诗人的笔下爆发出诗意。所以杏花村文化的品牌就是酒,是村酿中的佳品,是解愁的首选之物,是传名千秋的文化承载。

来源:   作者: 编辑: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