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县区 > 东 至

多项国家级试点工作助推东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1-03-09 09:02

  去年以来,在东至县大事要事交织、大战大考叠加的“工作日志”上,多项国家级试点工作强力推进,园区及企业创树多项“国内先进”,“国”字号精彩纷呈,东至人用实实在在的作为,展现出了“大县担当”的风采。
  “国”字号的基础性、先进性和示范性作用,让东至县“十三五”完美收官浓墨重彩,更为东至县“十四五”时期“总量进位、增速居前、人均争先”铺设了台阶。
  聚力“一号工程”
  2021年1月,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生态文明专题学习会,县委书记李明月率先发声:必须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下真功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把视角拉回2020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国家工程”,被摆在了压倒性位置上。
  东至襟江带湖,长江岸线东至段达82公里。2020年以来,东至县把打造美丽长江(东至)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深入落实长江“1515”分级管控要求,全力打好“1+2+N”突出问题整改歼灭战。
  “生态是东至的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一场涉及多主体、多领域的生态环保“遭遇战”就此打响,矿业加快综合整治与转型发展,现场复绿加紧推进,修复废弃矿山4个;完成60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对47家企业及园区周边土壤进行了监督性监测,园区坚决淘汰或升级落后产能、过剩产能和低端产能;渔民有序上岸,公安机关破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31件;长江岸线新建防护林22公里……
  截止到2020年底,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119个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切实务实扎实的举措,让东至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并荣获了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
  尧乡大地,蓝天、碧水、净土,分外妖娆。
  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是一个磁力场,是一首大合唱,更是一篇不断被续写的大文章。10月,这篇大文章又被“妙笔生花”——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至分中心落成,标志着东至已跃入长三角环保服务前沿,成为打造沿江地区环保服务的领航者。“东至分中心总计投入600万元,可有效提高园区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切实保障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东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生态环境局局长王义说:“这是县委县政府积极对接大院大所的重要成果,可以为政府环保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并以东至为中心辐射整个皖江经济带。”
  一转眼,便至2020年岁末。
  12月30日,东至县再获国家级殊荣——水利部办公厅和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联合授予东至县河长制办公室“长江经济带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先进单位”称号,以表彰其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不断推动东至水利事业蓬勃发展。
  东至还有一项“重量级”生态文明建设的勋章,即2021年1月15日正式获得“安徽省省级森林城市”称号。据县绿化委副主任姚四毛介绍,林业系统正在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各项工作。
  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发力——这是全县上下坚定的态度。
  “‘十四五’时期,仍是东至县生态文明建设负重前行、纵深推进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李明月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一个基本的民生观。
  一江碧水向东流,“三美东至”未来可期。
  做好“国家试点”答卷
  2020年以来,东至县积极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综合医改”、“农村综改”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在全县如火如荼地持续推进。
  其一,“综合医改”形成“东至样本”。
  作为全国567个试点县之一,2019年12月底,东至县总医院成立,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在东至县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场自我革新的“综合医改”。“县域医共体(总院制)改革,遵循‘框架重构、流程再造、资源共享、医群互动’16字方针,目的就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正把群众的健康管起来,共同打造健康生态圈。”县总医院院长吕满民说。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下沉、信息化“远程”门诊等成套措施,强化基层医护能力,使偏远乡镇群众就近也可以享受到高水准的医疗服务。2020年以来,县总医院积极实施“千医下乡”工程,下派32名县级院区业务院长,内科、儿科及影像等科室专家下沉到基层,长期坐诊;确定了234个村(居)288名健康管理员,做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制)的实施,逐步建立起分级诊疗体系,进而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从‘等患就医’向主动实施‘健康管理服务’转变,从医防结合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转变。”县卫健委副主任金海霞说。
  总院制医改已满一年,成效立竿见影。
  截至2020年底,县内就诊率达75.36%,比上年同期提升1.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75.36%,同期增长4.25%。医保基金扭亏为盈结余296万元,医护人员积极性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其二,“农村综改”诞生“东流经验”。2018年6月,东至县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后,围绕尧东一体化区域、东流镇核心区、稻渔种养片区、物业经济片区、乡村发展片区、文旅融合片区,强力推进农村综改工作。
  东流,长江之畔的一座千年文化古镇,成为东至农村综改试点的主角。
  东流镇抓住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精心实施78个综改项目,持续推进撂荒土地托管流转治理,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物业经济、林下经济;壮大稻虾综合种养特色产业,建设小龙虾交易市场及小龙虾体验馆,延伸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复建、重修历史文化古建筑,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农村综改在统筹协调、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力求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东流镇主要负责同志说:“借助农村综改的东风,我们的资源被盘活了,特色产业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态环境变美了、乡风文明更醇了。”
  如今的东流,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初步形成了以七里湖圩区稻虾共养、狭阳林下土鸡、长安烟叶、稠林菊花、长岭果蔬为典型的特色种养业和以鲜果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为典型的特色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三产统筹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截至2020年底,东流镇15个村(社区)中,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50万元以上村3个、20至50万元村9个,实现“空壳村”清零。
  农村综改“花香”东流,带来了东流农业发展“量”的提升、“质”的转变和“效”的蜕变,为东至县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累了经验,并为该县从“山城时代”迈向“滨江时代”构筑了一座“桥头堡”。

来源: 池州日报  作者: 汪峰 编辑:何鸿飞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