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1-08-13 10:20
  • 来源: 合肥晚报
  • 作者: 刘畅司晨 卓旻

  开栏语: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考察。一年来,合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科学指引,奋力在“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中勇当先锋创佳绩。

  即日起,本报开设“牢记嘱托的实践”专栏,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多个主题,展现合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绘就合肥现代化建设新画卷破浪前行的生动实践。

  ○人造小太阳

  ○WEST装置偏滤器关键部件

  ○新型显示产业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研发

  ○超导线圈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都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合肥始终牢记嘱托,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举措和实际成效,在重大原创成果产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企业人才支撑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创新成果】“从0到1”,是合肥的底气与实力

  “过100秒了!”今年5月28日凌晨3时,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中控室大厅开始响起阵阵呼喊。彼时,该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望着大屏,也有些“坐不住”地等待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做最后的数据确认。约一分钟后,龚先祖兴奋地大吼一声,拍案而起!身旁的宋云涛轻拍了他两下,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合肥,再一次破了世界纪录!

  在当天进行的EAST放电实验中,有着“人造小太阳”之称的EAST实验装置,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最好“成绩”,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启动了EAST装置的升级改造工作,历时近一年的升级改造,我们攻克了稳态高功率加热、高精度等离子体实时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这次实验,我们将去年EAST装置实现的1亿度20秒的世界纪录提高了5倍,这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参数磁约束聚变研究领域引领国际前沿,进一步证明了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科研人员说。

  “从0到1”的原始创新,是合肥科创的底气和实力。一年来,合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合肥贡献。

  去年12月,“九章”量子计算机在肥问世,其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直接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今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世界上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在肥研制成功。未来,该国产化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能大大降低国内患者的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水平。同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治疗和产业化水平。

  今年5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在这次着陆中,合肥研制的新一代“嫦娥钢”作为探测器软着陆的重要件,成功保障天问一号顺利“落火”。

  能源、医疗、量子、深空探测……尽现合肥智慧与力量,在世界创新的舞台上,合肥“越战越勇”。

  【创新基础】建设不停,铸就不竭动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强创新,就像是一场“沉默的长跑”,每一个“高光时刻”,都并非一蹴而就。在强大创新能力的背后,是合肥“步步为营”造就的扎实创新基础条件,在这一方面,如今的合肥,其势已成,更未来可期。尤其是2017年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围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合肥开展的一大批重大创新平台和工程建设,不断取得突破。

  在庐阳区三十岗乡,有一片规划总面积约2252.7亩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该集中区共分为三期,一期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二期为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项目,三期为大科学装置预留区。

  目前,正处于热火朝天施工中的一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是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第一个落户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人造小太阳”EAST实验装置的“登陆地”,让核聚变能源朝着下一步的实际应用发起“冲击”。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每一位建设者都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在许多节假日期间,该项目也仍保持连续施工。

  “我们作为一名建设者,能够全力地参与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中倍感荣幸,加班加点,凭借的就这个信念。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地把这个项目建设好,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合肥聚变堆项目党支部书记徐辉说。

  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保障。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目前,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的量子创新院的1号科研楼已竣工验收;先进计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研究平台已投入运营,全面深化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对接,合肥已建成26家合作平台,为全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强力支撑。

  此外,合肥现已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建成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三个大科学装置,正在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大科学装置正呈集群发展态势。此外,还将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和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多个大科学装置……已建、在建、将建大科学装置达11个,这些大国重器,将为合肥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

  【创新环境】养人,合肥用真心实意

  合肥,是一个养人的地方,在“雄兵”汇聚的“硬件”基础之上,是更打动人心的“软件”支持。

  在合肥高新区云飞路上,有一条“量子大道”。在这里密布了20多家覆盖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计算等领域的量子科技企业,近年来,这里诞生出首个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首个国产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等一批“含金量”十足的量子产品。

  “量子计算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直接产出多少经济价值的产业,但在本源建立时,合肥市给予了充分的认可,相关机构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高新区直接免了5年的房租,到现在我们都是没有房租压力的。”

  本源量子公司副总裁张辉说,按常理来说,一个地方给了新企业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可能会要求企业在几年内产出一定营收。但本源建立之初,合肥没有给本源任何经济指标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本源一定要把团队带起来,把人才留下来!

  “十三五”以来,每年,合肥市政府都拿出百亿“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在今年2月举行的合肥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合肥市再次共拿出3500万元资金,奖励5名入选合肥“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的在肥服务院士与2家“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培养单位。

  养人,“科里科气”的合肥用真金白银,更用真心实意。

  2017年,合肥推出“人才新政20条”,相关政策直接对标一线城市;2018年4月,合肥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提出未来7年内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创业扶持等多个方面推出多重优惠政策,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养人”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在肥创新创业。今年2月,合肥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高成长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管理等创新要素,“一口气”推出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重磅政策。

  “如今在合肥,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了‘应用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表示,清华合肥院的良好发展,应用的“落地”,离不开合肥市在人才、产业、政策支持上的优势,一整个优良的创新环境,也让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长久的生命力。

  昔日“雁南飞”,今日“凤还巢”。

  目前,在肥服务院士已达135人,各类人才超190万人,合肥更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并成为许多外国专家、学者、企业家来中国创新创业的缘由。

  创新舞台,合肥高光无数,这背后,是合肥不惧“沉默长跑”的“深耕”精神,“雄兵”汇聚的强大科研基础,优渥“养人”的创新环境。

  打造动力澎湃的全球科创新枢纽,合肥,正立桅扬帆,乘风破浪!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文 卓旻/摄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从松石云海间出发 池黄高铁驶来!


发布于2024-04-26 09:35:13

池黄高铁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池黄高铁4月25日开始售票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