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19-11-29 23:13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王小松 吴洋 顾继月 刘玉才 张旭 严鹏

  开栏语:6300公里的长江,横贯安徽416公里,被称之为八百里皖江。跟许多沿江城市老百姓一样,马鞍山人,有很深的滨江情结。

  曾经“一马拉城”的城市,为共和国打响了“钢铁大会战”。如今,为了保护母亲河的碧水长流,马鞍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重要导向和理念,一场围绕长江东岸生态治理的“三大一强”攻坚战风起云涌。

  在这场“长江保卫战”中,马鞍山在薛家洼治理、渔民退捕转产、二污厂增标扩建等攻坚行动中一马当先,为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留下了宝贵的“马鞍山样板”。

  本网推出《一江碧水何以来?》原创系列报道,记者兵分多路深入马鞍山长江段一线,探寻、记录这座城市在新时代的航道上,绘就“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经验。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李元祥今年63岁,是薛家洼老渔民。十几岁时,他就以渔船为家,江面为地。长大后,李元祥跟韩彩珍结了婚,夫妻俩还去过汉口打渔。近年来,老夫妻时常感慨,长江水产里的各类江鱼没以前多了。

  2003年是李家最好的光景。李元祥16岁的儿子李小龙已能独当一面。捕鱼归来,渔船上满是江鱼和河蟹,一家人年收入首次超过20万元。只是韩彩珍没想到,她的右腿因长期受风落下了病根。

  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2020年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现常年禁捕。今年4月,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率先在全省启动全域渔民退捕转产工作。

  李元祥父子将自家八条渔船交给政府拆解,一家人离开了“天然渔港”薛家洼,用34万余元的渔船拆解补偿金在市区买了一套95平米的新房。

  “退了也就退了,有时看到家里的渔网会难过,尽量不去想这事。”上岸后,李元祥说,相比渔具,以前开船从江面经过时看到翻白的死鱼,更令他心痛。“我们拥护政府的退捕转产政策,为让长江生态更好,我们一家人心甘情愿上岸。”

  今年8月,儿子李小龙曾陪他参加了渔民招聘会专场,因为学历和年龄原因,李元祥铩羽而归。

  不过,近日,李元祥得知原来的渔友张鹏进入了博望区成立的石臼湖护渔巡逻队,当上了巡逻队的“船长”。还听说薛家洼区域也要成立护渔队,他十分期待,觉得自己数十年的下江经验也能派上用场。

  “虽然还是开船,还是与江为伴,但任务已大不同。”马鞍山市长江办指挥部办公室督察员王云平称,接下来,组建薛家洼护渔队若提上日程,会参照博望区成立起来的护渔队模式,“护渔员每隔几天,就会巡逻一次,开着船沿着湖面跑,看有没有人偷捕。”

  从捕鱼到护渔,李元祥期待,一个新的时代尽快到来。(记者 王小松 吴洋 顾继月 刘玉才 张旭 严鹏)

  延伸阅读:

  《一江碧水何以来?》原创系列报道之一:薛家洼的新主角

  《一江碧水何以来?》原创系列报道之二:360°全景镜头打卡马鞍山长江段

  《一江碧水何以来?》原创系列报道之三:老书记的薛家洼情结

  《一江碧水何以来?》原创系列报道之四:“末代渔民”的命运转折

  《一江碧水何以来?》原创系列报道之五:一马当先的“长江生态答卷”

编辑: 
推荐阅读
3000万辆汽车背后的安徽力量


发布于2024-04-28 06:50:3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