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0-08-08 05:00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何珂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乘势而上、扩大战果,迈出新步伐——

   咬定目标,稳中求进创新绩

  今年以来,全省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

  成绩来之不易。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奋楫。日前召开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明确,下半年要乘势而上、扩大战果,迈出新步伐,确保全年实现较好的正增长;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要全面完成,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保企业、强链条、抓项目,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走进安徽齐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紧张有序忙碌着。 “多亏了1000万元的‘复工复产专项贷’,年利率仅为4.35%。 ”公司副总经理唐德雄告诉记者,减税降费政策也为企业节省不少钱,为发展注入了信心。

  全心全力“护企”,加快生产秩序恢复。今年以来,我省开展“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行动,1月至5月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18亿元;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上半年新增本外币贷款5109亿元、创历史新高,累计余额首次突破5万亿元;1月至6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5.22万户,16个市全面实现了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一网通办”……

  细化纾困惠企“落到位”,深化四送一服“帮到位”,优化营商环境“改到位”,方能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生态,不断积蓄经济发展基本力量。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昌顺表示,将继续突出聚焦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围绕做好稳金融工作,强服务、促改革、防风险、优生态,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积蓄基本力量,持续增强发展后劲。放眼江淮大地,“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水利交通等重大工程投资仍将扩大……抓项目、扩投资,无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对冲疫情影响的重大抓手。

  “全省工业经济在经历阶段性下滑后,迅速反弹恢复,逐步企稳回升,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并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运行态势。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经济运行局局长张曙光表示,狠抓“六稳”“六保”重大政策落实落地,立足“两新一重”,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机器人应用点,全力稳住全省工业经济“基本盘”,努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扩内需、稳外贸、促改革,重塑战略机遇期新优势

  经营户线上线下齐发力、“网红”主播在聚光灯前不停带货、快递打包有条不紊……最近,合肥白马万商服装城很是热闹。这里的三楼和五楼被改造成直播基地,从5月开播以来已累计吸引600万人次观看。

  “促消费、稳外贸,着力构建内外联通、良性循环的内需体系”,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千方百计“促需”。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主动采取措施,着力激活消费市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方式,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

  “推广直播、短视频等创新零售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发展‘在线经济’。 1月至6月全省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309.3亿元,同比增长38.7%。 ”省商务厅副厅长朱丹表示,将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调度,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扩大消费,努力完成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经济运行回稳向好,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但我们仍需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同全国一样,安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越是困难挑战前所未有,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协议;合肥中欧班列开行逾千列;在合肥经开区设立首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示范区……一系列开放举措,让合作共赢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谋划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一系列重磅的改革举措,将充分释放各地发展潜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阔。

  促脱贫、惠民生、稳大局,携手全面奔小康

  7月29日,看着银行卡里多出的5万元,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谢圩村村民谢长文又充满了干劲。 “1.5万多只鸡就抢出了2000来只小鸡,损失不小。多亏了政府帮我们买的保险,有了这笔理赔的钱,我就能再买一批鸡苗和饲料。 ”谢长文说,去年摘了穷帽子,今年不能因为一场洪水又当上贫困户。

  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让发展成果有“民生含量”。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省聚焦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紧盯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老少病残孤”困难群体“三户一体”,深入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探索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法路径,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突破,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

  疫情和洪涝灾害之下,各地全力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明确,“发挥‘深贫保’、‘抗洪贷’、法定补偿、扶贫小额信贷等作用,用好‘当年进当年出’政策,坚决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首要任务。今年1月至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5万人。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今年以来,我省深入推进“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帮扶贫困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稳定就业。为就业扶贫车间配备人社服务专员,上半年发放一次性复工复产补助400多万元,兑现新增就业岗位一次性补贴193万元。下半年将继续大力实施“四进一促”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疫情对青年人就业影响,强化外出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扎实做好保基本民生工作,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无惧风雨,砥砺前行。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就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安徽这匹“黑马”正大踏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信心更强,底气更足,步履更坚定。(记者 何珂)

编辑: 
推荐阅读
从松石云海间出发 池黄高铁驶来!


发布于2024-04-26 09:35:13

池黄高铁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池黄高铁4月25日开始售票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