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汪学军】

        大家上午好! 将“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列为月度专题协商会议题,充分体现了省政协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对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的重视和支持。刚才,9位委员、专家,围绕粮食生产、肉牛振兴、农产品加工、和美乡村、农村改革等专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推动落实落地。下面我就相关问题作个回应。

        一、关于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 目前,我厅牵头编制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提请省委常委会审定后印发。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稳面积、提单产、减损耗主攻方向,实施“四良两优”工程,推动全省粮食产能到2035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良田方面,稳定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良种方面,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培育推广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粮食品种。良机方面,重点抓好水稻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三中心”建设,提升全省粮食生产的数字化水平。良法方面,积极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优链方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优化粮食加工主体、仓储设施布局,打造“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优农方面,一手抓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二、关于实施肉牛振兴计划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厅起草了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1个《规划》、1个《意见》和10条政策,计划到2030年肉牛养殖规模达到500万头,产值实现1000亿元。 下一步,我们一是扩规模,推动肉牛养殖规模有序扩大,延伸肉牛产业链条,再造一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二是育主体,加快培育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打造“皖牛”区域公用品牌。三是强要素,加强财政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分层次、差异化支持肉牛经营主体发展。

        三、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近年来,我省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十大战略新型产业之一,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2022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6万亿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 下一步,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出台《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集成创新政策举措,招引一批行业头部企业落户皖北。二是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强园、强企,推动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全年十大产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三是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再新建一批示范基地,推动更多安徽名优农产品走进沪苏浙市场。四是徽派预制菜。健全标准体系,培育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加工企业和产业园区。

        四、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7月,在黄山召开高规格的现场会,唐主席也亲自出席会议并带队观摩,出台《关于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见》。我厅牵头制定了6个配套文件,省直相关部门制定了20项工作方案,目前,我省和美乡村建设“1+6+20”政策体系已经搭建完成。 下一步,一是抓好示范创建。对今年创建的200个精品示范村,将通过省领导督查、省直单位包保、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指导服务等方式,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二是抓好力量整合。加强协调对接,尽快与有关单位确定合作事项,为和美乡村建设争取更多资金投入。三是抓好协调调度。逐项细化举措,及时调度进展,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五、关于农村改革 我省农村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在全国率先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率先高质量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完成“三变”改革的村达1.3万个,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17.5%。 下一步,我们将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有力有序推进农村改革。一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制定我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二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网友“禾下乘凉”的提问

      我是一名家庭农场主。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生产经营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威胁,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请问我省农业保险覆盖情况怎样,下一步有何打算?

  • 省财政厅副厅长孟照红的回复

      首先,感谢网民朋友对我省农业保险工作的关注。 农业保险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安徽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安徽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等重要文件,农业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保险品种不断增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构建了“一主三辅两叠加”的农业保险新发展格局。 网民朋友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全覆盖:中央财政补贴的种、养、林三大类21个大宗农产品保险,在全省全覆盖;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在产粮大县全覆盖,此外还自主开展了三大主粮补充保险,在非产粮大县全覆盖,农户投保覆盖率在90%以上;同时,省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引导和支持全省开展400余个地方特色险种,优势特色农产品全覆盖。三年来,各级财政累计补贴了10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提供风险保障4844亿元,累计向受灾农户支付了赔款115亿元,特别在遭受非洲猪瘟、特大洪涝、高温干旱等严重灾害年份,保险赔款已经成为农民朋友救灾复产的重要资金来源。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农业农村、林业、保险监管等部门,根据中央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具体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根据财政部部署,进一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险和种植收入险政策实施范围,服务农民朋友多种粮、种好粮。二是落实“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设立保额最高15000元每头的肉牛保险,省财政补贴40%,保障农民朋友养牛致富。三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进一步扩大地方特色险政策供给和覆盖面,着力支持我省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 再次感谢网民朋友对我省农业保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中安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anhu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