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4-05-15 02:04
  • 来源: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 作者: 彭旖旎 实习生 练东方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安徽省围绕材料、电子电气、机械、农副食品加工、轻工/旅游及其他等5个行业,遴选认定了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3年,72个集群(基地)拥有规上(限上)企业3692家,实现营收7916.1亿元,同比增长8.8%;营收超百亿集群(基地)23个,营收500亿以上集群(基地)2个、300亿—500亿6个、100亿—300亿15个,长丰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以超700亿元营收领跑;36个集群(基地)特色产业集聚度超30%,19个超50%。

  安徽坚持创新驱动,引导集群(基地)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创建升级各类高能级研发平台,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各集群(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49家、新增73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25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4家。宁国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集群(基地)建成合工大(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宁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鼎汽车橡胶零部件检测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集群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74个。

  通过数字赋能,大力推动集群(基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提升企业“智造”能力,积极争创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试点示范。2023年,集群(基地)新增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20个,省级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39家。肥西县现代农业机械集群(基地)依托“工赋合肥”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摸排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和潜在应用场景情况,2023年新增数字化车间4间,居所有集群之首。

  开放承接,以骨干企业、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集群(基地)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构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与新兴产业联动发展格局。2023年,各集群(基地)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914.8亿元。全省集群(基地)重点实施1060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29.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含山县绿色智能铸造集群(基地)常态化赴外地招商,2023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个,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2亿元、外商直接投资1361万美元。

  以机制创新,鼓励集群(基地)与国内先进集群对标,建立健全“五个一”体系,即设立一个专业管理机构、打造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一个产业协会(技术联盟)、组建一个高端研发中心(高能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健全一条完整产业链,省、市、县三级合力加速创新、项目、公共产品、第三方服务等资源向集群(基地)导入,支撑集群(基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目前21个集群(基地)拥有区域公共品牌,33个集群(基地)成立了产业协会(技术联盟),55个集群(基地)设立了专业管理机构,40个集群(基地)搭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54个集群(基地)建有高端研发机构,已有7个集群(基地)完成“五个一”建设目标。(记者 彭旖旎 实习生 练东方)

编辑: 叶广冬
推荐阅读
向更多人心中撒播“科学种子”


发布于2024-05-31 05:11:23

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发布于2024-05-30 05:15: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