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蚌埠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新闻 > 农业

夏粮生产形势整体较好

亩穗数、穗粒数较正常年份持平略增

时间:2024-05-15 10:38

  小满将至,距离夏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0天左右的时间。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我市小麦已陆续进入乳熟期,也是夏粮丰收的“冲刺”阶段。据县区农技人员反馈,今年小麦产量三要素之间协调,其中亩穗数、穗粒数较正常年份持平略增,目前温、光、墒情匹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灌浆,后期如若没有灾害性天气,千粒重将达到正常年份水平,夏粮生产形势整体较好。

  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小麦产量构成的“三剑客”,决定着小麦产量和品质。开春后,土壤墒情适宜,没有明显倒春寒天气,加之小麦返青肥、拔节肥追施及时,促进春季小麦苗情弱苗转壮,提高了春季小麦分蘖成穗率,小麦亩穗数较常年明显增加。穗粒数方面,小麦拔节至整个孕穗期间气温适宜,雨水适中,小麦苗情持续向好转化,拔节后幼穗发育良好,小花退化不明显,有利于培育大穗,预计小麦平均穗粒数可达30粒。后期如果没有干热风、连阴雨等天气不利影响,预计千粒重可达40克。

  全市完成省下达小麦种植面积383.6万亩,与上年的382.02万亩增加1.58万亩,增幅0.41%。入春以来,我市突出抓好春耕备耕、病虫害防治、农资供应,抓好农资供需调度和市场监测,全面加强小麦苗情、病虫草情、墒情和灾情等“四情”监测调查,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因地、因时开展技术指导,重点加强对种粮大户、示范基地等规模经营大户大片的指导服务,农技人员包村包片、联系社场。全市统筹小麦赤霉病防控资金8097.71万元,完善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市、县成立督导组,400余名农技人员下沉田间地头,对所有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均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亩均投入达到21.11元,日均防控面积超过80万亩,为夏粮丰收打下了基础。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负责人戴四基介绍,我市充分发挥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推广应用先进高效植保机械,强化飞防作业监管,提高防治效率,除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外,兼顾做好白粉病、蚜虫、早衰、干热风等防控工作,确保小麦生产保粒增重。截至5月8日累计防治小麦赤霉病772.2万亩次,防治面积与扬花面积比例达201.3%,实现二次防控全覆盖。

  在怀远县徐圩乡,种粮大户尚跃正在合作社检修农机,对今年小麦丰产丰收信心十足:“目前,小麦长势良好,接下来,还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切实做好预警监测、科学管理及农机组织等工作,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夺取夏粮夏油丰收,对全年和全局意义重大。”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表示,当下的珠城大地,满眼皆是“丰收在望”,我们要精心做到“颗粒归仓,因此还要防干热风、防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做到能增粒重增粒重,不能增粒重保粒重,简单来说就是,防倒伏、防早衰、增粒重、提单产,同时做好小麦制种基地田间去杂去劣,科学调度农机,做好适时收获的准备。(融媒体记者 杨露露)

来源:蚌埠新闻网  作者:杨露露  编辑:汪淳
相关新闻
 
看点
民生
旅游
中安在线蚌埠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