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池州 > 新闻中心

有备无虞,守护河湖安澜

时间: 2024-05-15 09:20

  5月1日,我市正式进入汛期。根据预测,2024年汛期(5—9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5成,有较明显降水集中期,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强降雨、强对流频发多发。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应对今年“大考”?我市坚持早动员、早谋划、早落实,有备而“战”保江河安澜。

  明确职责 织密防汛“责任网”

  我市地处皖西南,境内水系发达,江河湖泊众多。长江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本市145公里,岸线长度189公里,中小河流238条,各类湖泊38个。另有430座水库、146座穿堤涵闸、85个圩口,以及357个山洪威胁行政村、343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如何确保这些星罗棋布的水域得到有效管理和严密监控?一张覆盖全市的“责任网”给出了答案。

  秋江圩在全市圩口中堤防长度最长。其中,长江干堤24.38公里、秋浦河堤24.36公里,防汛任务艰巨。为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我市对圩口的地方人民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秋江圩堤防管理单位责任人何晓志介绍说:“今年以来,各责任人在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汛前专项检查,联合组织制定了可能发生险情的处置方案,开展了抢险应急演练和培训,相关镇街也落实了抢险队伍,储备了防汛物资。目前,各项防汛工作已经准备完毕。”

  据悉,为提前做好防汛工作,我市专门明确了全市71处重点防洪工程“三个责任人”和全市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人,划定了水库、山洪威胁行政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包保责任网格,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责任网络。目前,全市共有1.1万名防汛责任人分布在市、县、乡、村、组五级防汛责任体系中,共同承担着保卫池州安澜的重任,确保入汛后每个关键点位24小时有人值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按照既定预案和机制快速作出响应。

  整合力量 锻造防汛“应急兵”

  4月份以来,市防指专家组成员每周至少要去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丰排涝站两趟,为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汛前将这一在建开口子工程完成复堤。

  “工期非常短,多亏了市防指专家的指导和协调,我们才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复堤。”该工程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江丰排涝站因年久失修无法满足区域排涝需求,因此需要拆除重建。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仅用了5个多月就完成了新站的建设。重建后,该排涝站排涝流量是以往的3倍多,每秒达30立方米。

  防汛备汛,队伍先行。我市不仅组建了一支人数多达55人的防指顾问组和技术专家组及41支防汛抢险专业队、60支乡镇防汛队伍,还依托驻池、在池施工企业建立68支抢险队伍,组建了1.06万人的群众性巡堤查险队伍,为防汛工作提前备足人员力量。

  为提升队伍应急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了53场次防汛演练。此外,还开展了71场次防汛抗旱业务培训班,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其中,30余名重点乡镇防汛责任人参加了应急管理部封闭视频培训,业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备足物资 筑牢防汛“安全堤”

  万国骏是贵池区梅村镇水利站站长,自今年2月份以来就开启了“脚底板”工作法,跑遍了辖区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点。今年,他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辖区内的省道S358在建涉水工程,共排查出6处安全隐患点,并协助施工单位迅速完成整改。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提前谋划,组织了应急、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派出市级督查组25个,部署各级各部门组建工作组700个2000人次,对涵闸、渠道、在建水利工程、水库、泵站、堤防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深入排查发现各类隐患46处,并逐一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时限。

  与此同时,今年的防汛物资储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5月11日,记者来到主城区沿江路中梁印江南小区附近,只见这里早已堆满了各种砂石物料。在市防汛抗旱物资储运站,雪橇式潜水泵、吸水膨胀袋、土工布、编织袋、折叠式移动堵水墙、组合式围井等防汛物资堆满仓库,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清点核对,确保物资储备充足、质量达标。

  宁愿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160万条袋类、30万立方米块石、40万立方米砂石料、120艘船只等抢险救援物资,砂石料已陆续存放到各防汛重点区域。

来源: 池州日报  作者: 钱雪梅 编辑:严静
相关新闻
 
热点
政务
视频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中安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