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部署要求,加大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和管理水平,凝聚老旧小区改造共识,省政协于7月30日召开“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月度专题协商会。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各位委员、同志们: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既是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又是稳投资增动能的一剂良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4月份以来,我们启动了本次月度专题协商会筹备工作,这次协商活动由周喜安副省长和孙丽芳副主席领衔实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省住建厅、省致公党等单位共同承办,前期工作细致充分、扎实有效。今天,喜安副省长率省直10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专程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与大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其中张冬云、祝军、李勇等同志都是单位“一把手”。

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省政协副主席刘莉、肖超英,秘书长车敦安。省政协相关副秘书长,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专家,省政协机关厅室委负责人,部分省辖市政协负责同志。

本次会议共有8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观看反映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视频。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这个视频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既有工作成绩的展示、经验做法的总结,也有对困难和问题的分析,而且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思考谋划。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孙丽芳副主席作主题发言。

【省政协副主席孙丽芳】

我发言的题目是《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与发展工程。对此,习总书记有指示,中央和国务院有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专项规划推动实施。

根据今年政协民主协商计划,“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月度专题协商会,由周喜安副省长和我牵头负责。近期,我们组织有关承办部门积极做好筹备工作。一是抓好前期谋划。与有关部门深入座谈、专题研讨,确定协商重点,提出筹备方案,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提出要求。二是改进调查研究。适应疫情防控需要,采用远程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情况通报座谈会;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网络和实地问卷调查;赴合肥、滁州等实地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建议;发挥政协整体优势,动员各党派、界别、委员和各市政协开展协作联动调研;发布网络“热点关注”议题,拓宽委员参与面及议政渠道。三是坚持双向发力。围绕改什么、怎么改、怎么管等重点难点问题,调研组深入老旧小区和施工现场,开展面对面座谈交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惠民利民政策,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各界智慧共识。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设施改造、环境优化、服务提升为重点,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149个,改造房屋面积7700多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0多万户,今后三年全省还将规划改造老旧小区2600多个。

调研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地方和单位对这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站位不高,抓得不紧,面对困难有畏难情绪,宁建新城区不愿改老城区,推进力度不大。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合肥、芜湖、滁州等市起步较早,全省多数地方改造标准偏低,改造资金来源单一,以政府投入、基本型改造为主,停车、电梯、养老、家政等完善型和提升型配套改造少有涉及,县城及中心镇改造进展缓慢。三是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地区对改造政策和改造项目宣传不到位,基层协商不够,存在“政府干、居民看”现象,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四是推进协调机制不健全。相关政府部门和水、电、气、通讯等专营单位工作衔接还不够顺畅,改造工作系统性、协同性、有效性还不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抢抓机遇,完善机制,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随着国家稳投资增动能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对城市更新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已按下“快进键”。我省应紧抓政策机遇,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省级统筹协调、市县具体落实,全力攻坚,倾力推进。要强化责任落实,以市、县(区)为重点,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各部门和专营单位协调联动,扎实推进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要完善监督考核,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区)政府及各专营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要抓好规划引领,省市协同,做好与“十四五”规划有机衔接,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省民生工程长期坚持,持续发力,实现应改尽改。

二、突出重点,提高标准,推动改造提质增效。要聚焦群众特别关注的问题,着力抓好基本型改造,积极推进完善型和提升型改造。要突出便民化,重点改造建设水电气路及光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动增设停车、托幼、健身、充电桩、智能信包箱等便民服务设施,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要体现适老化,针对老年群体占比大的实际,对小区公共设施开展适老化改造,引导推动各地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积极开展养老、医疗、家政等服务。要推进现代化,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治理精准高效。要注重个性化,坚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要注意文化保护传承,采取微更新、微改造等方式,保护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三、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广泛凝聚改造合力。要抓好融合推进,将小区改造与城市双修、文明创建、智慧城市等有机融合,统筹相关部门资源,创新举措开展片区化改造。要完善配套措施,强化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发挥好政策导向激励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小区改造。要创新筹资模式,建立完善政府投入、财政补贴、居民出资、企业参与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城市经营理念激活老旧小区资产,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要健全参与方式,推动形成街道、社区、居民、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利益共同体,变政府主导“独唱”为社会力量参与、群众共建的“大合唱”。要强化示范带动,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和样板工程,带动全省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

四、建管并重,共治共享,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要坚持为民惠民,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要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深入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方法步骤、主体责任和改造成效,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完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调联动机制,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服务、社区包底服务、业主自治管理等多种形式,加强改造后的小区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丽芳同志的发言很好,简要介绍了前期筹备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请中安在线作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中安在线记者、主持人高佳】

6月2日起,安徽省政协“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月度专题协商会网络议政问卷,在安徽省政协网站、微信,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中安在线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等各端口进行全方位推送,截至7月28日,共收到有效问卷313750份。同时,省住建厅在全省16地市开展线下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3672份。

一、调查样本情况

参与此次网络问卷调查的受访者,96%为安徽网友。受访者中,30-50岁的最多,为60.8%,30岁以下占11.4%,50岁以上占27.8%。

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或家人住在老旧小区,且97.9%都希望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说明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改造愿望强烈、需求迫切。

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需求分析

(一)老旧小区存在问题

在城镇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受访网友认为较突出的是:“无电梯,老人出行不便”“缺乏管理,整体居住感较差”“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老旧损毁”,分别占比75.6%、72.8%、63.2%。在线下问卷中,“房屋本体破损严重”问题也较为突出,占比为62.3%。

(二)改造类型需求

线上、线下调查结果都显示,居民对完善型、提升型的改造需求高于基本型。水电路气、垃圾收集等基本型改造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约有70-80%的受访者追求完善型改造,同步考虑提升型改造,如加装电梯、房屋维修、配套停车场及充电桩,增设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体育设施、智能信箱等,全面优化居住环境。

(三)改造资金筹集渠道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可以从哪些渠道解决?对于这一问题,线上、线下调查都显示,总体是对于财政、专营单位和社会出资希望较大,自我出资意愿不高。选择由“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在线下问卷中占比为80.9%,在线上问卷中更高达90.5%。“居民自我出资”占比最低,不到40%。调查可以看出,受访者对于完善型、提升型改造的需求与居民出资意愿不强的现实,以及财政保基本型的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四)加装电梯的难点

老旧小区多为多层建筑,居住的老年人较多,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大多受访者的重要诉求。虽然需求强烈,但加装电梯难点突出。首先是缺乏资金支持,占比61.7%,其次是受房屋构造、用地规划等客观条件限制,占比49.5%,居民意见不统一、缺乏后续管理和长效机制保障问题占比分别为48.5%、33.2%。

(五)物业管理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需要从长效机制入手,重建轻管,会让改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资源浪费。有91.9%的线上受访者和87.3%的线下受访者接受聘请物业公司对改造后小区进行管理并愿意交纳物业费。仅有3%左右的受访者不愿意引入物业。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由物业公司介入老旧小区的后续管理,进一步提升居住环境。

三、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评价

(一)改造满意度调查

对已改造的老旧小区进行满意度调查,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综合在一起,线上数据为73.8%,线下为95.4%。这说明大多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还是予以肯定的。少部分居民“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包括:改造不彻底不全面,如停车、下水无法解决,加装电梯、智慧安防等没有纳入改造范围等。

(二)改造实施存在问题

老旧小区在改造实施过程中,“改造内容不全面,缺乏合理规划”是线上网友反映的焦点问题,占比最高,为73.2%。在线下问卷中,超五成受访者对于“施工导致居民出行不便”反映强烈。此外,“未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未公示改造方案”“施工监管不到位,改造效果不理想”等也是较突出问题。这说明,已改造小区的居民对于改造内容、施工管理、进度安排、合理规划等方面还有较高期待。

针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受访者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有哪些期盼?对于这一问题,线上、线下受访者的意见都主要集中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动居民参与改造”“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等方面。70%左右的受访者期盼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引导群众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切实参与到改造内容选择、实施进度、质量监管、后期维护的全过程之中。

四、受访者意见建议

在本次调查中,线上、线下受访者纷纷围绕老旧小区统一规划、强化管理,重视管道、绿化、停车、路灯等内容改造,加大资金政策支持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线下受访者“松林”留言说,自己所住小区没有绿地和停车位,空间就一条两米的道路,物业也没办法改造。建议根据小区实际情况设计方案,改什么、怎么改要征求居民意见,一区一策,不搞千篇一律。

一些线下受访者还反映了部分改造流于形式的问题,如,墙体只是简单粉刷,楼顶也是清理修补,没做保温防水工程,改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小区业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其作用的发挥对老旧小区改造和后续管理都至关重要。但目前不少小区的业委会作用并不理想。网友“Mike”提问说,如何通过基层党建来引领和加强业委会建设,发挥好业委会的作用?

网友“李米粒”认为,老旧小区基本是多年以前的预制板房,房龄大,小区内无任何规划,消防通道多被占用,基础设施杂乱。建议从根本解决问题,将违章建筑进行整顿,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对确需改善的,应该鼓励重建。

以上就是此次网络议政问卷统计情况,报告完毕。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为做好这次统计调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广泛开展问卷调查。中安在线在各端口进行了全方位推送,省住建厅在16个地市开展了全覆盖调查,调研对象数量多、类型广。信息统计、梳理分析扎实细致,下了一番功夫。刚才的报告,既有详实的数据支撑,又有深刻的分析解读,值得我们重视参考。

现在进行第四项议程,会议发言。今天共安排7位同志发言,其中会议现场省政协委员、专家5人,远程连线居民和物业代表各1人。

现在,先请会议现场的省政协委员、专家发言。

首先,请董哲委员代表致公党安徽省委发言,张峰委员准备。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淮北市委主委董哲】

我发言的题目是《积极推进“四化”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我省已经出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着力完善基本功能和公共设施,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但老旧小区改造切不可短视,在硬件改造提升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后续社区化长效管理问题,坚持建管合一。结合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老旧小区暴露出的应急管理漏洞和需求,要注重推进以小区改造连片化、社区建设智慧化、物业管理专业化、群众参与多元化为核心的“四化”改造,解决好老旧小区管理的历史顽疾,加快老旧小区良性发展长效管理的机制创新。

一、实行“改造连片化”,促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升级

一是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将相对集中的小区规划在一个片区,把有共同改造需求,零星、分散的楼房和老旧小区进行归并整合,将片区改造和街区风貌结合起来,实行老旧小区成片改造。二是清理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消除小区之间的死胡同、死角落,疏通小区之间的道路,合理设置小区进出口,最大限度地释放小区空间。三是补齐和完善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后续社区管理留出发展空间,实现降低治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益的有效统一。四是加快适老化改造,多层老楼安装电梯。对增设电梯的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做好增设电梯实施过程中的矛盾调处,通过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加快便民设施的提升型改造。

二、实行“社区智慧化”,推进老旧小区治理精准高效

一是用好“新基建”政策,让老旧小区也能实现5G网络覆盖。改造过程中对于接口的预留、基站的安装都应在改造方案中通盘考虑。二是加强智慧安防建设。在加强天眼工程社区补点等硬件建设基础上,搭建平安共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老旧小区网格化管理与警网的融合。三是改善智慧服务需求。加强社区服务类APP推广,增设智能型垃圾分类装置、智能信包(快件)箱及智能充电装置等便民设施,实现老旧小区治理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提升。

三、实行“物管专业化”,提升老旧小区管养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六有”基础物业服务(有治安防范、有房屋管理、有维修养护、有保洁服务、有绿化养护、有停车管理)。二是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要求,有关方面共同制定物业服务管理标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三是按照“统筹规划、共商共治、成效共享”的工作思路,吸纳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构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联合体,探索灵活实用的市场化机制办法,让后续管养规范化。

四、实行“参与多元化”,提高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能力

在新冠疫情基层社区防控中探索形成的“1+3+N”工作模式,即“一核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激发了社区治理能力,也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一是发挥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要事决策机制,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推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公司三位一体,协调互通,协商共进。三是充分释放网格管理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会志愿者等“N”个微主体集聚的能量,实现综合管理参与多元化,共建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小区,使老旧小区改造更加惠民利民。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下面,请张峰委员发言,侯宇虹委员准备。

【省政协委员,芜湖市政协主席张峰】

我发言的题目是《探索推进老旧小区集中成片改造新模式》。

近年来,芜湖市结合实际,在主城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成片改造,将一个或多个老旧小区与相邻的旧城区、棚户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统筹安排,打破围墙限制,以打包组团方式进行改造,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成片改造小区引入物业公司,通过周边公共资源收益给予补贴,保障物业公司运营,提升了服务水平,受到群众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

一是规划引领作用不够。老旧小区成片改造涉及面广,分属不同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建设及组织实施不同步,养老、托幼、安防、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实现同步改造、同步完善、同步交付。

二是管网改造衔接不畅。“三线三管”的维护和提升涉及上下水、煤气、强弱电等重点内容,在设计、出资、建设、配合工作上,需地方政府逐个项目进行协调,难度较大。改造工程施工许可、质量安全报监等程序不够完备。在已改造小区中,“蜘蛛网”“打补丁”现象依然存在,后续物业管理跟进难。

三是管养机制不够健全。连片零星的老旧小区有的没有物业管理、没有维修管养经费,有的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卫生保洁、设施维修、设备养护等难以开展,改造成果难以保持。为此,建议:

一、规划为先,统筹推进成片改造。修订完善《安徽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思路、细化举措,解决好“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等重难点问题。加强对成片改造项目的规划、论证,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规划设计,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实现公共设施共建共享。

二、多措并举,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老旧小区改造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经费。除整合各单位专项资金外,要注重发挥原产权单位作用。同时加大宣传和招商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民间及相关资本参与,吸引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探索政府购买服务、赋予小区管理特许经营权、建设运营停车设施、商业开发等激励措施。

三、协同推进,提升改造工作效率。强化各单位协同责任,在“三线三管”改造上,电网公司在安排年度杆线下地计划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同步实施,避免改造后重新开挖施工;弱电方面,明确牵头公司按照小区改造计划,同步完成缆线施工。开辟施工许可证申请、质量安全报监手续绿色通道,以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监管,节约建设时间。

四、以人为本,广泛组织动员群众。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建设工程工作,更是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动员工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大限度将社区居民动员起来,听民声、察民情,依托民意决策改不改,依靠民情规划怎么改,依从民力共同参与改,凝聚起老旧小区改造的强大合力。

五、因地制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老旧小区改造“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要把老旧零星小区成片改造后的长效管理纳入改造规划之中,建立适合社区特点、符合居民意愿的管理模式和机制。省级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连片改造小区的物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化管理、业主自治管理、准物业管理等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模式。根据小区基础条件、居民消费水平、主体意识等情况,引导小区分类实施规范型、基础型、托底型管养模式,有效提升后续管养水平。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下面,请侯宇虹委员代表民盟安徽省委发言,梁修存委员准备。

【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专职副主委侯宇虹】

我发言的题目是《着力破解城镇老旧小区停车困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日益凸显。因停车问题经常引发邻里纠纷,影响小区和谐、稳定和文明,应该引起社会共同关注和政府高度重视。

一、老旧小区停车难原因

(一)车位供不应求。老旧小区建设时间早,停车设施缺少长远规划,配建标准低,车位绝对数量少,布局不合理。随着私家车数量急剧增长,停车位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二)物业管理不善。一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停车管理措施,车辆进出小区不登记,针对小区乱停乱放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业委会作用没发挥。一些老旧小区业委会缺失。即使成立了业委会,也形同虚设,对小区停车问题听之任之,在物业公司管理停车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协调、检查和监督作用。

(四)车主规矩意识不强。部分车主只图一时方便,车辆随意停放,堵塞了通道,浪费了空间,加剧了停车难。

二、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

(一)加强监管和政策支持。一是建立长效机制。相关主管部门要规范新建小区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验收程序,督查开发商切实按照标准配建停车设施,从源头上解决停车设施规划滞后和配建不达标问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合理规划和建设老旧小区停车设施,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停车设施与改造工程同步设计、施工,同步验收、交付使用。二是制定奖励政策。老旧小区新建(改建、扩建)停车设施,特别是地下车库和立体车库,建设费用高、收益慢。建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奖励政策,对新建停车设施,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奖励。社会力量投资小区停车场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依法予以批准,后期运营给予税费减免。三是倡导绿色出行。通过发放骑行、公共交通补贴,合理规划公共交通路线,引导和鼓励市民选择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交通和停车压力。

(二)多途径增加停车位供给。一是挖掘内部潜力。利用拆除违章建筑、闲置土地、重构道路、绿化改造等方式增加生态停车位,既能满足小区绿化要求,又能解决停车问题。

二是建立立体车库。相比平面车库,立体车库向上扩展空间,占地面积少,利用率高。可利用老旧小区平面车位,建立立体车库,有效解决停车供需矛盾。三是利用外部资源。建立交管、城管、社区三方联席工作机制。社区摸底小区车位供求状况,交管和城管根据需求统筹规划道路临时停车位,充分利用小区周边市政道路,设置夜间、双休限时停车位,在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道路停车资源。制定支持停车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鼓励小区周边公共停车场、单位、周边写字楼、商场停车场在夜间和双休日向小区车辆提供停车位,适当收取费用,倡导共享停车的新风尚。

(三)加强停车管理。一是完善小区车辆管理制度。建立小区车辆登记和管理台账,设置交通和停车标识。限制外来车辆进入,确需进入的做好登记、合理收费。搭建闲置车位租借平台,盘活存量停车资源。二是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鼓励物业公司对小区车辆乱停乱放行为拍照取证,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采信,对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的,依法处置,确保小区“生命通道”畅通。三是发挥业委会作用。没有成立业委会的老旧小区,尽快成立业委会。选配热心小区管理、组织能力强的业主担任业委会成员,充分发挥业委会在停车过程中的协调、检查和监督作用。四是建立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整合城市停车资源,打通住宅区、机关单位、周边写字楼、商场和路边车位资源,将市区停车信息统一纳入停车APP系统,向车主提供车位查询、预约停车、智能缴费等业务;按照不同时段、地点,实行差异化收费,提高车位利用率。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下面,请梁修存委员发言,王成山同志准备。

【省政协委员,六安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六安市支部主委梁修存】

我发言的题目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步伐》。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省老旧小区中老年人占比较高,他们渴求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其中,老旧小区增设电梯的呼声十分强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去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合肥、滁州等地相继开展试点工作。但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业主协调难。老旧小区住户对增设电梯的意见大体上是高层住户愿望迫切,中层住户需求不强,不愿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而低层住户因顾虑噪音、采光、日照、通风等影响,基本持否定态度。本单元只要有一户阻挠,增设电梯往往就会搁置。据六安市住建局对2个老旧小区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分别有33.6%和25.9%的受访业主明确表示对增设电梯“不太需要”或“完全不需要”,反对的主要原因为费用和安全问题。

二是资金筹措难。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涉及房屋结构质量安全鉴定、勘察设计、报建审批、施工增设、验收交付及后期运维等环节。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增设一台电梯费用约40万—50万。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制定了奖补标准,而我省《指导意见》对此并未明确。加之,我省多数地区为三四线城市,老旧小区升值空间有限,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难度大,而完全依靠业主自筹又负担过重。

三是审批程序难。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涉及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消防等多个部门,审批事项较多、手续繁杂。老旧小区居民大多缺少“跑审批、跑手续”的精力和能力。四是后期运维难。据有关部门估算,每台电梯每年维保、检测费用5000元左右。而老旧小区多为房改房、回迁房,专项维修基金数额不高难以保障。此外,多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不高,甚至无物业管理,这些都给老旧小区住宅增设电梯后期维护带来难度。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发挥街道、社区社会事务协调优势,强化老旧小区增设电梯的政策宣传引导、住户利益协调,科学选择试点项目,逐步示范推广,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认同率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理解、参与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建立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和统筹推进机制,按《物权法》规定,老旧小区该单元房屋专有部分占该单元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即可增设电梯。同时,尽快制定出台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技术规范,成立专门的咨询服务平台,解决关于政策及技术方面的问题。因地制宜探索推行“代建租用”模式。

三是多元筹措资金。研究出台省、市、县(市、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财政奖补办法,明确资金分摊比例,并按照不低于增设电梯造价50%的标准予以一次性事后补贴。根据楼层高度、房屋升值率和电梯使用频率等因素,科学测算资金分摊比例。对住户自筹部分,可通过物业维修资金、住房公积金等途径予以解决。探索将增设电梯与街区、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盈利项目捆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四是深化审批改革。探索行政审批“代办制”,由小区所在地街道和社区组织专门力量或聘请第三方机构负责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报建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建立绿色通道,由住建部门牵头,会同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消防、环保、城管、园林等部门,组建增设电梯工作的“一条龙”审批窗口,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并免收相关行政费用。

五是完善运维机制。已实施物业服务的,可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未实施物业服务的,可采取“政府引导、社区实施、业主参与”等方式,解决电梯运维问题。设立老旧小区增设电梯运维基金,采取“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模式,对电梯日常维护费用进行补贴,减轻居民支出压力。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下面,请王成山同志发言。

【滁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成山】

我发言的题目是《多措并举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难题》。

滁州市于2013年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先后在全市范围内梳排出未列入棚户区改造的老旧小区278个,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5.49万户。到2020年底,全市将改造172个老旧小区,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47万户、10万人。改造总建筑面积、涉及居民户数占梳排数将分别达到78%、81.4%,财政累计投入10.3亿元。

一、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的筹措

滁州市2018—2020年财政投入老旧小区改造资金9亿多元,老旧小区改造的平均投入达到300元/平方米以上,社区公共服务及社区养老用房、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等列入改造项目。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是加大市县财政预算保障力度。突出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属性,市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相关项目列为“市政府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明确由市财政保障;市本级项目按市、区两级6:4分担,滁城规划区既有4—7层住宅加装电梯(按15—17万元/部补贴)、背街小巷改造等,市、区财政按8:2分担。

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补助。做细做实项目申报,科学规划,做细方案,落实配套,认真实施。

三是动员责任企业、经营(产权)主体投入资金。小区内公共部位的水、电、气、热、通信管线、设备改造更新,由相关企业和单位参与改造并承担改造支出,财政给予定额补贴。

四是引导个人和社会投入。探索利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房屋建筑本体的功能性维修改造(全市实际使用5484万元);利用公共收益,改建机动车停车位、楼栋安防系统等。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县城及中心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对滞后,整体进展缓慢。

二是最初改造的一些小区标准较低,质量不高,加之改造后疏于管理,几年下来,又呈“旧”象,基础设施缺损较多。

三是部分改造后小区的长效、常态化管理机制不健全,缺少规范化的物业服务,小区日常维护经费及补偿机制缺失。

四是资金筹措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加重经济下行压力,使各地财政收支压力更大,个人、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意愿不强。同时,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期望上升。

三、建议

一是从省市层面加强规划、协同。省级层面:进一步完善推进计划、技术导则,指导、支持项目申报,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小街巷”改造工作,科学分类、合理规划、规范实施;市(县)级层面:加强规划设计,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老城改造的基础单元,在一定区域内整合资源,统筹配置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小区内、外功能配置,对于“基础、基本”项目,力求“一次改到位”,既补短板,又防浪费。

二是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省财政“倍增”专项预算,按改造面积或户均标准补贴,并向县城倾斜,市(县)财政通过土地出让收入等“基金预算”切块,保障年度改造计划完成;省里参照过去棚户区改造“省级打捆发债”做法,与金融机构合作,由省统一提供担保,支持市(县)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三是创新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通过政府采购、落实资产收益、新增设施产权(经营权)及收益保障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旧小区改造,对机动车充电桩、机动车地上地下停车空间建设、智能快件柜、自动售货柜、社区养老设施等能够产生一定经营收益的项目,要积极引导专业机构、社会主体投资、经营、管理。

四是研究出台住房维修基金部分用于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在住房专项维修基金政策设定的使用范围内,探索维修基金用于住宅楼栋本体功能改造、提升操作办法。

五是加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质量验收、工程审价,确保项目资金支付合规、节约。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广大居民、物业服务公司等有关方面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建议。现在,我们远程连线1位业主代表和1位物业公司代表,听他们说一说。首先,请业主代表周军同志发言,请工作人员将信号接入大屏幕。

【老旧业主代表周军】

大家好,我是来自合肥市芜湖路的小区业主代表周军,很高兴能有机会借省政协协商平台谈谈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我所在的商务厅宿舍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改造前,小区路面破损较严重,电动车、机动车随意停放,平时进出不便,房屋外立面也污损严重,斑驳陆离,非常难看。改造后,墙面粉刷了,路面平整了,停车有位了,路灯明亮了,卫生干净了,门禁也严格了。通过改造,小区人居环境明显变好,生活、工作的心态也好像焕然一新。

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便民服务、文娱活动、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和服务运营能力不足。例如,老旧小区老人较多,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经常出现家用设施损坏找不到人维修、出门买菜路途较远不方便等困难,一些老人患病后因为没有电梯和无障碍设施等,根本下不了楼。多数中老年人身体状态较好,希望能有小区活动中心。在管理方面,楼道堆积杂物现象也未得到根除。

希望借这个机会,呼吁政府从政策设计、规划布局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也需要推动街道和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创新,采用市场运作、社会培育、志愿服务、居民自治和协商协作等方式,鼓励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居民群众主动参与解决小区改造后的服务管理问题。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下面,请物业代表刘怀关同志发言,请工作人员将信号接入大屏幕。

【小区物业代表刘怀关】

大家好,我是来自滁州市的小区物业公司代表刘怀关,很荣幸有机会在省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连线建言。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我所在泰行物业服务公司积极推行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多个物业管理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省级优秀小区称号。

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管理是一个普遍难题,我们在服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最主要的是物业费收缴难。拒交的理由,是部分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不满,或因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或因开发企业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便业主交纳了物业费,少数业主依然会觉得物业服务水平与收费标准不符而产生纠纷。

要化解上述矛盾,作为物业行业首先要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我认为要建立和完善红色业委会机制,吸收在职和退休党员以及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业主代表参与红色业委会工作。一旦出现矛盾纠纷,尽量在基层协商解决。社区、业委会无法协调解决时,再交由物业纠纷调处中心调处,以减少诉讼流程。对于业主认为质价不符的,可利用“四位一体”机制,由物业主管部门、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召开听证会进行协商、调解,确属服务不到位的,建议物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给予处罚;如果业主因个人原因恶意拒缴的,建议征信部门将其录入个人诚信档案。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7位同志都讲得很好,5位委员和专家调研深入、分析透彻,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远程连线的2位同志,从各自生活和工作实际出发,说出了心里话,道出了好点子。除了口头发言外,会议还汇编了69篇书面材料,里面也有不少金点子。

现在进行第五项议程,部门回应发言。

请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扬年作回应发言。

【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扬年】

尊敬的昌尔主席、喜安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首先,我报告一下,本来贺懋燮厅长要来参加今天的会,因要参加锦斌书记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委托我代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作用回应发言:

今天,省政协召开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月度专题协商会,充分体现了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各位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设施陈旧、配套不完善等突出问题。2016年,省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省级民生工程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149个,惠及88.6万户居民。我们也认识到,正如,孙丽芳副主席和各位委员所指出的,我省老旧小区改造还存在改造标准不高、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制约该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各位委员的宝贵意见建议,切实把好事办好。

借此机会,我受贺懋燮厅长委托就各位委员和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个简要回应。

一、聚焦群众期盼,在提升改造水平上“上台阶”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因地制宜开展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一是抓“提标”。重点解决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配套不完善等难题。同时,对接片区功能完善、城市整体发展,对具备条件的小区,同步配套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对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暂时无法配套的小区,结合后续片区规划和更新改造统筹考虑。二是抓“统筹”。整合部门资源,指导各地统筹实施“三供一业”移交、“雪亮工程”、社区养老服务、适老化改造等,统筹推进水电气、智慧安防、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等项目实施。三是抓“协调”。加强与水、电、气、通信等专营单位的对接,建立健全常态化议事协调机制,解决好老旧小区管线迁改等难题。

二、坚持群众主体,在引导群众参与上“增动力”

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加强基层社区治理、居民自治体制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组织协调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一是重共谋。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指导各地从提出改造倡议,到商量改造方案,再到监督改造施工等环节,动员群众全程参与。二是重引导。继续发挥财政奖补资金、专营机构投入资金的引导作用,以补贴、贴息等方式,提高居民积极性。三是重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现场政策张贴、社区开会答疑、居民现身说法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三、拓宽资金渠道,在加强多元筹措上“谋新招”

建立健全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努力做到“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金融融资一点”。一是引导居民出资。积极推动受益居民出资支持有关项目改造。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精心谋划项目,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发行专项债券额度。三是引导金融机构直接融资。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信贷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四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由企业投资建设电梯、停车场等,居民交费使用,这样会减轻或免除居民一次性投入的负担。

四、聚焦社区治理难题,在完善管理机制上“求长效”

坚持改管结合、以改促管,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一是“聚力”。把小区居民、业委会、街道社区、产权单位等动员起来,变“居民被动参与”为“全员主动参与”,尤其要充分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引导其参与制定物业管理方案。

二是“整合”。整合拆违空间、腾空的房屋土地,优先用于小区配套和服务设施建设;整合新建的房屋或设施的出租等收益,用于补充公共维修资金或补贴物业费。

三是“求变”。突破现有管理模式,重点解决改造后的小区管养问题,特别是物业管理问题。

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专题协商会精神,特别是昌尔主席、喜安副省长的讲话精神,积极创新突破,高质量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和各位委员、专家的关心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刚才,陈扬年同志针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认真回应,直奔主题,不遮不掩,讲得很具体、很实在、很全面。

现在进行第六项议程,现场和网络互动交流。请2位省政协委员现场提问,2位网民在线提问。

哪位同志有问题要现场提问?

【委员唐晓武】

对小区安防工作,老百姓普遍关心,今年的疫情防控更暴露出基层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治理中存在的这一短板。请问,在我省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考虑解决这一问题?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好,请省公安厅回答。

【省公安厅副厅长刘海石】

感谢政协委员对小区治安工作的关注。在前期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省共有580个涉疫情重点社区,95个全封闭小区。老旧小区明显暴露出智能化安防水平低、管控难度大、防控力量不足等问题。全省公安机关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12万余人,对全省涉疫情重点社区平均每天投入警力3900余人,为有效防止疫情蔓延提供了坚实保障。省公安厅始终把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9年初,我们在合肥、马鞍山两市试点推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从目前两市试点效果来看,智慧安防小区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基本为零。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两个方面:

第一、全力配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2020年全省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无疑是提高其安防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大契机。《安徽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中有一个亮点就是纳入了我们关于智能安防设施建设的要求,建设重点是维修单元防盗门、增加小区大门门禁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等,将小区主要出入口、重要通道、车辆集中停放等公共区域纳入到监控范围。目前,全省公安机关正积极同住建部门对接,全力做好相关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二、参与制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省公安厅积极参与《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的制定工作,研究制定安防设施改造的相关技术标准,为各地开展安防设施改造提供基本依据,将实现智慧安防设施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还有哪位同志要提问?

【委员潘昱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老旧小区因为空间、规划、管理等原因,停车难问题更加明显。请问,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这个老大难问题?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好,请省住建厅回答。

【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扬年】

老旧小区停车矛盾是公众关注较多的一项民生问题,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坚持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小区内一切可用的空间资源满足居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停车需求。结合小区道路交通条件,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和生态停车位。

2.合理利用老旧小区外现有停车场资源。鼓励附近小区、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提高现有停车场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前提下,采取在城市高架下空间、老旧小区周边道路等区域,划定临时泊位,实行错峰错时停放等措施,满足部分停车需求。

3.推进老旧小区成片改造,推广立体智能停车库。推进相邻老旧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补齐老旧小区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支持智能停车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引导企业研发智能停车产品,提供老旧小区停车整体解决方案,采取建设立体车库等方法解决空间小小区的停车难题。

4.发展智慧停车。探索将老旧小区车位需求信息整合进城区停车泊位资源,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开展停车数据共享,实现停车信息查询、车位预定、泊位诱导等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停车引导服务。

我回答完了。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中安在线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网络图文直播,安徽政协网、安徽政协微信公众号、皖美政协APP、中安新闻客户端,以及参与承办和协办的省直单位网站都进行同步推送,中央及省内相关媒体还将进行后续报道。直播过程中,大量网友正在关注会议进程。截至目前,网络在线人数达到80.8万人。下面,请中安在线随机选择2位实时在线网友的提问,请相关部门现场回应。

【中安在线记者、主持人高佳】

我代表网友“星空”提问:

我省老旧小区中,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对养老服务需求强烈。请问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针对老年人需求,补齐养老服务公共服务短板?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这个问题请省民政厅回应。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冬云】

老旧小区是老年人居住密集区域,让老年人能够在老旧小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省民政厅将重点推进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硬件设施要加快布局。我省关于养老服务用房配建的政策出台于2014年,2014年前已建成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因前期未规划建设养老服务用房,后期补建缺乏适度空间,配建难问题十分突出,养老等公共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提升型改造内容,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契机。我们民政部门将与住建部门一道,进一步细化改造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早日让老年朋友们期盼的养老服务公共用房成为老旧小区的“标配”。

另一方面,软件服务要聚焦需求。我们将引导各地依托养老服务用房,重点发展社区嵌入式小微机构,为老旧小区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等刚需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为社区中的高龄、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浴、探视走访、健康管理等服务,为其他自理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文体娱乐等一般性服务,打通社区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请中安在线再抽取网民问题提问。

【中安在线记者、主持人高佳】

我代表网友“那时窗外开满花”提问:

老旧小区因为建成时间早,普遍存在线缆缠绕、乱拉乱接、飞线满天现象,既影响观瞻,更影响安全,在一些小区改造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请问通信和电力部门,能否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规划设计时,统筹考虑解决这个“蜘蛛网”问题?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这个问题请省通信管理局回应。

【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祝军】

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各市电信运营企业主动与当地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联系,汇报工作情况,配合做好老旧小区通信配套设施改造工作,将通信配套设施改造纳入各市改造计划中。同时,我局还对今年省政府下达改造计划的871个小区逐一排查,掌握老旧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现状,整合基础电信企业需求,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方案。

目前,包括线路在内的通信配套设施主要有采取两种改造方式:一是线路割接入地。按照新建住宅区FTTH光纤到户模式,在原小区内新建通信管道,重新布放光缆和用户线,将原有附挂的通信线缆拆除并割接入地。此方式相当于重新建设一套通信网络,费用较高,耗时较长。二是线缆加固整治。对附挂光缆无法入地的小区进行杆线加固和整治,按照施工规范对墙壁吊线、杆路、机柜基础等设施加固,拆除废旧闲置线缆,整治线缆缠绕、乱拉乱接等现象。此方式在原有杆线基础上实施,见效快,费用较低。

通过以上两种改造方式,大大降低线缆缠绕、乱拉乱接、飞线满天的现象,既能提升小区整体形象,又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这个问题还涉及省电力公司,请回应。

【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吴迪】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确实存在着部分小区线路由于通道狭窄导致强弱电线路交跨、缠绕等现象。自2018年4月份起,我们电力公司从防范人身触电角度出发,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防范社会人员触电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其中有项重点任务就是整治线缆私拉乱接的问题。截止到2020年6月底,我们电网公司累计投入了3千6百余万元资金,完成了2.1万处私拉乱接问题的整改,既美化了环境又降低了人员的触电风险。但是,由于老小区缺乏统一规划,受地上地下空间、小区路径等因素影响,在改造过程中,绝大多小区无法采用入地方式进行美化,仍然需要通过沿墙架设的方式进行供电。

同时,由于老旧小区点多面广,前期摸排中,可能会存在小区部分角落、终端线路排查遗漏情况,网友朋友们如发现还未改造的私拉乱接问题,可与负责该小区用电的供电客户经理或抄表员联系,也可拨打当地供电部门的服务热线。当地供电公司将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查,如为供电公司资产的线路,我们将及时治理私拉乱接;如为非公司资产的线路,我们将联系指导产权单位或个人进行整治。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刚才,2位委员和2位网友分别在现场和线上作了提问,涉及老旧小区改造不同方面的问题。协商气氛很好,说明大家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度关注。通过有关部门回应,我们看到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还有待加大力度。各位网友还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可以继续留言,我们将持续关注。

限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现在进行第七项议程,请周喜安副省长讲话。大家欢迎!

【省政府副省长周喜安】

尊敬的昌尔主席,刘莉、超英、丽芳副主席,各位委员,同志们:

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共同研究推进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近年来,省政协通过月度专题协商会的形式,聚焦省政府重点工作和涉及民生的重大课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汇集各方智慧,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和重点工作提质增效,充分体现了省政协服务大局、心系民生的责任担当。我代表省政府,对省政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和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给予省政府工作特别是我分管领域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推进城市更新完善管理服务功能、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决策部署,聚焦“补齐民生短板,让百姓居住更满意”,认真总结合肥等市老旧小区环境整治试点经验,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并列入省级民生工程项目强力推进。2019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建设等补短板工程。省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从目标任务、计划制定和保障措施等具体操作层面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细化政策举措。截至2019年底,我省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149个,建筑面积771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近90万户。今年,我省继续加大改造力度,计划改造871个城镇老旧小区,较去年增加66.5%,其中完善型、提升型改造小区占70%以上,建筑面积244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6万余户。截至6月底,全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604个,其中85个已完成,其他正在按计划推进。

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改造推进模式、资金筹集等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受疫情影响,完成今年改造计划任务十分艰巨。正如丽芳副主席及部分委员、专家和企业代表所指出的那样,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这次省政协为我们搭台专题协商,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特别是昌尔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吸纳各位委员、专家和网友的意见建议,切实把这次专题协商成果转化为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有力举措,实现保民生促发展双目标。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去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2019、2020两年,我省已获得国家支持资金33亿元,补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14个。合肥市还被列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在9个方面获准先行先试。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吃透政策、把握关键,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摸清底数、分清类型,科学编制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突出实用性和功能性,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群众依法自治、小区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稳妥有序、务实高效加以推动。

二是提高改造品质。根据小区设施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和改造标准,有效提升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要按照《安徽省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及相关规定,不折不扣执行改造技术标准,着力补齐老旧小区功能短板,优先实施“水、电、气、路”等的基本型改造,大力推进加装电梯、房屋维修改造、配套停车场及充电桩、文体活动设施、物业服务设施等完善型改造,在此基础上,积极增设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等场所设施以及智能信包、快件箱等便民设施,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强化提升型改造。要统筹调动相关部门资源,完善协调工作机制,明晰改造标准,严把设计、施工等全过程“质量关”,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品质,合力打通各部门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沟通协调。在改造实施方面,要建立与百姓互通平台,做到“三问”,即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切实把“好事办好”。在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方面,要搭建职能部门间协商共建平台,坚持统一规划,推进片区综合改造,着力破解改造小区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瓶颈。各地要建立政府统筹组织、职能部门协调指导、县区具体实施、街道社区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特别是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文体等场所设施,因群众关注度高,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更应充分借助沟通共建平台,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密切配合协作,把改造工作落实为“货真价实”的发展工程。

四是多元筹集资金。目前,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主要靠各级政府投入,资金渠道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本着“应改尽改”的原则,将改造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保障老旧小区项目的基本型改造,满足居民最直接最重要基础需求,确保民生无虑;另一方面,各地也要积极引导居民、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参与改造,鼓励居民出资加装电梯、修缮住宅楼本体。县市区政府要积极探索将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采取发债、信贷等多渠道融资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项目。尤其要重视的是,改造过程中需平衡好资本方的投入和收益,让资本方不仅参与共建,而且能够参与后续共同运营,在改造项目的养老、托幼等方面更多参与并实现合理收益,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动力。

五是完善管理机制。将改造工程纳入安全监管范畴,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按要求办理施工许可,落实监理人员现场签证制度,尤其在高空作业、井下作业时,务必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职责,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实行清单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在楼宇修缮、道路挖掘和铺装、建筑垃圾清运等工程环节,还要注意采取扬尘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居民日常居住、出行的影响。各地要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管理模式,维护好改造成果。要进一步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提高物业费收缴率,用好小区公共收益,为小区管理提供长效保障。各位委员、同志们,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为民利民的长期性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尤其需要各位委员、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集聚各界智慧,我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谢谢大家!

【省政协主席张昌尔】

刚才,喜安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今天的会议以及委员和同志们的发言,介绍了省委、省政府已经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和矛盾,阐述了下一步工作举措,听了很受鼓舞、深受启发。今天还有一些厅局参会但没有回应发言,相信你们接下来也都会高度重视大家的意见建议,并采取有力举措推动问题解决。总的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次月度专题协商会开得很好,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了各方共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受大家发言启发,我谈几点想法,为会议作个小结。

第一,在思维方式上求突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是新生事物,我省不少地方做了很多年,并且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我们现在推进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改造内涵、组织实施、资金来源、长效管理等方面有新的要求、新的标准、新的特点。刚才,丽芳同志指出,这项工作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站位不高,对这项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新特点把握不准造成的。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抓好贯彻。一要站在新高度。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经由过去的地方性、自发性工作,成为总书记念兹在兹,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的工作,是国家决策。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图”。抓好此项工作,是贯彻总书记要求,是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二要回应新形势。今年是非常特殊的年份,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即将收官结账,“十四五”规划正在谋划制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正在进行的防汛救灾,也暴露出很多老旧小区在社区治理、设施、服务等方面的短板,这些都是必须答好的新课题、新挑战;此外,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改造工作提供了新选择,创造了新机遇。董哲委员建议用好“新基建”政策,对老旧小区进行智慧化改造;侯宇虹委员提出建立互联网+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三要放眼新区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立足这一重大背景,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研究借鉴长三角其他区域经验举措,在政策制定、项目实施、长效管护等方面向沪苏浙看齐非常必要。

第二,在供给质量上求突破。符合人民群众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向往,是检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怎样在删掉破败和落后的同时,留下记忆和乡愁,考验着智慧,体现着担当。一要问需于民。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小区居民最有发言权。在制定改造计划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小区居民的需求和愿望,既让他们参与“菜单”制作过程,又赋予他们“点菜”权。二要问计于民。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难免会有矛盾、有困惑、有困难,要针对存在的难点、焦点、堵点,组织开展基层协商,广泛听取民意、汇集民智,在促进居民民主参与中推动问题解决。这次我们在协商会现场连线业主代表和物业代表,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三要问效于民。改造工作做得好不好,既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检验,更重要的是看居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梁修存委员建议强化宣传引导、利益协调和示范推广,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认同率和参与度。

第三,在资源整合上求突破。老旧小区改造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多,资金需求大,统筹协调难,必须盘活各类资源、汇聚多方合力。一要盘活部门资源。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部门,手中职权不同、政策各异,要加强统筹,明确牵头部门,落实各自责任,促进条块协作,齐抓共管。同时,还要对各部门的政策进行梳理、综合运用,发挥其最大效益。张峰委员建议强化政府引领,促进部门联动,增进各单位协同意识和属地调度责任。二要盘活社会资源。线上、线下调查结果显示,70-80%的受访者追求完善型改造,同步考虑提升型改造。但今年财力紧张,如果仅靠政府投入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必然是不充分的、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完善型和提升型项目,更是无法实施。因此,要本着“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王成山同志建议专门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张峰、梁修存等委员,也就拓展融资渠道,多元筹措资金提出了方案。三要盘活区域资源。部分老旧小区规模偏小,空间资源有限,受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对功能进行全面的完善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打破单个小区乃至行政区划限制,对周边连片老旧小区的资源统筹考虑,联动改造,共建共享。

第四,在长效管理上求突破。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相比于硬件改造,软件提升、长效管理机制的良性循环,对巩固改造成效、保障居民长期共享成果更加关键。一是谋划要早。小区改造动议阶段,就要与居民共同商量,找到可持续管理的方式,把长效管理计划纳入改造规划之中,建立适合社区特点、符合居民意愿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二是组织要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基层治理新途径,建立健全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中的党组织,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以党员凝聚群众力量,推动小区治理工作稳步向前。刘怀关同志作为一名物业工作者,认为建立和完善红色业委会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非常重要。三是机制要活。根据老旧小区的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长效管理机制。业主代表周军同志呼吁,通过市场运作、社会培育、志愿服务、居民自治和协商协作等多种方式破解老旧小区管护难题。

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政策性强、关注度高、牵动面广,是民生大事、国之大者。希望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持续关注、主动尽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合力,促进这项工作更加顺民心、得民意。

会后,请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认真梳理大家的发言,形成综合材料报省委、省政府,供决策参考。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省政协副主席孙丽芳
    省政协副主席

    主题发言《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 董哲 委员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淮北市委主委

    《积极推进“四化”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 侯宇虹 常委
    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专职副主委

    《着力破解城镇老旧小区停车困局》

  • 梁修存 委员
    省政协委员,六安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六安市支部主委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步伐》

  • 王成山 委员
    滁州市政协副主席

    《多措并举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难题》

  • 周军
    老旧小区业主代表
  • 刘怀关
    小区物业代表

【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扬年】

尊敬的昌尔主席、喜安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委员:首先,我报告一下,本来贺懋燮厅长要来参加今天的会,因要参加锦斌书记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委托我代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作用回应发言:

今天,省政协召开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月度专题协商会,充分体现了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各位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设施陈旧、配套不完善等突出问题。2016年,省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省级民生工程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149个,惠及88.6万户居民。我们也认识到,正如,孙丽芳副主席和各位委员所指出的,我省老旧小区改造还存在改造标准不高、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制约该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各位委员的宝贵意见建议,切实把好事办好。

借此机会,我受贺懋燮厅长委托就各位委员和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个简要回应。

一、聚焦群众期盼,在提升改造水平上“上台阶”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因地制宜开展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一是抓“提标”。重点解决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配套不完善等难题。同时,对接片区功能完善、城市整体发展,对具备条件的小区,同步配套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对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暂时无法配套的小区,结合后续片区规划和更新改造统筹考虑。二是抓“统筹”。整合部门资源,指导各地统筹实施“三供一业”移交、“雪亮工程”、社区养老服务、适老化改造等,统筹推进水电气、智慧安防、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等项目实施。三是抓“协调”。加强与水、电、气、通信等专营单位的对接,建立健全常态化议事协调机制,解决好老旧小区管线迁改等难题。

二、坚持群众主体,在引导群众参与上“增动力”

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加强基层社区治理、居民自治体制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组织协调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一是重共谋。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指导各地从提出改造倡议,到商量改造方案,再到监督改造施工等环节,动员群众全程参与。二是重引导。继续发挥财政奖补资金、专营机构投入资金的引导作用,以补贴、贴息等方式,提高居民积极性。三是重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现场政策张贴、社区开会答疑、居民现身说法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三、拓宽资金渠道,在加强多元筹措上“谋新招”

建立健全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努力做到“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金融融资一点”。一是引导居民出资。积极推动受益居民出资支持有关项目改造。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精心谋划项目,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发行专项债券额度。三是引导金融机构直接融资。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信贷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四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由企业投资建设电梯、停车场等,居民交费使用,这样会减轻或免除居民一次性投入的负担。

四、聚焦社区治理难题,在完善管理机制上“求长效”

坚持改管结合、以改促管,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一是“聚力”。把小区居民、业委会、街道社区、产权单位等动员起来,变“居民被动参与”为“全员主动参与”,尤其要充分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引导其参与制定物业管理方案。二是“整合”。整合拆违空间、腾空的房屋土地,优先用于小区配套和服务设施建设;整合新建的房屋或设施的出租等收益,用于补充公共维修资金或补贴物业费。三是“求变”。突破现有管理模式,重点解决改造后的小区管养问题,特别是物业管理问题。

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专题协商会精神,特别是昌尔主席、喜安副省长的讲话精神,积极创新突破,高质量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和各位委员、专家的关心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 省政协委员唐晓武的提问

    对小区安防工作,老百姓普遍关心,今年的疫情防控更暴露出基层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治理中存在的这一短板。请问,在我省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考虑解决这一问题?

  • 省公安厅副厅长刘海石的回复

    感谢政协委员对小区治安工作的关注。在前期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省共有580个涉疫情重点社区,95个全封闭小区。老旧小区明显暴露出智能化安防水平低、管控难度大、防控力量不足等问题。全省公安机关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12万余人,对全省涉疫情重点社区平均每天投入警力3900余人,为有效防止疫情蔓延提供了坚实保障。省公安厅始终把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9年初,我们在合肥、马鞍山两市试点推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从目前两市试点效果来看,智慧安防小区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基本为零。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两个方面:第一、全力配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2020年全省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无疑是提高其安防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大契机。《安徽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中有一个亮点就是纳入了我们关于智能安防设施建设的要求,建设重点是维修单元防盗门、增加小区大门门禁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等,将小区主要出入口、重要通道、车辆集中停放等公共区域纳入到监控范围。目前,全省公安机关正积极同住建部门对接,全力做好相关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第二、参与制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省公安厅积极参与《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的制定工作,研究制定安防设施改造的相关技术标准,为各地开展安防设施改造提供基本依据,将实现智慧安防设施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 省政协委员潘昱竹的提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老旧小区因为空间、规划、管理等原因,停车难问题更加明显。请问,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这个老大难问题?

  • 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扬年的回复

    老旧小区停车矛盾是公众关注较多的一项民生问题,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坚持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小区内一切可用的空间资源满足居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停车需求。结合小区道路交通条件,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和生态停车位。2.合理利用老旧小区外现有停车场资源。鼓励附近小区、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提高现有停车场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前提下,采取在城市高架下空间、老旧小区周边道路等区域,划定临时泊位,实行错峰错时停放等措施,满足部分停车需求。 3.推进老旧小区成片改造,推广立体智能停车库。推进相邻老旧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补齐老旧小区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支持智能停车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引导企业研发智能停车产品,提供老旧小区停车整体解决方案,采取建设立体车库等方法解决空间小小区的停车难题。4.发展智慧停车。探索将老旧小区车位需求信息整合进城区停车泊位资源,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开展停车数据共享,实现停车信息查询、车位预定、泊位诱导等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停车引导服务。 我回答完了。

  • 网友“星空”的提问

     我省老旧小区中,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对养老服务需求强烈。请问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针对老年人需求,补齐养老服务公共服务短板?

  •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冬云的回复

    老旧小区是老年人居住密集区域,让老年人能够在老旧小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省民政厅将重点推进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硬件设施要加快布局。我省关于养老服务用房配建的政策出台于2014年,2014年前已建成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因前期未规划建设养老服务用房,后期补建缺乏适度空间,配建难问题十分突出,养老等公共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提升型改造内容,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契机。我们民政部门将与住建部门一道,进一步细化改造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早日让老年朋友们期盼的养老服务公共用房成为老旧小区的“标配”。另一方面,软件服务要聚焦需求。我们将引导各地依托养老服务用房,重点发展社区嵌入式小微机构,为老旧小区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等刚需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为社区中的高龄、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浴、探视走访、健康管理等服务,为其他自理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文体娱乐等一般性服务,打通社区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 网友“那时窗外开满花”的提问

    老旧小区因为建成时间早,普遍存在线缆缠绕、乱拉乱接、飞线满天现象,既影响观瞻,更影响安全,在一些小区改造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请问通信和电力部门,能否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规划设计时,统筹考虑解决这个“蜘蛛网”问题?

  • 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祝军的回复

    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各市电信运营企业主动与当地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联系,汇报工作情况,配合做好老旧小区通信配套设施改造工作,将通信配套设施改造纳入各市改造计划中。同时,我局还对今年省政府下达改造计划的871个小区逐一排查,掌握老旧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现状,整合基础电信企业需求,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方案。目前,包括线路在内的通信配套设施主要有采取两种改造方式:一是线路割接入地。按照新建住宅区FTTH光纤到户模式,在原小区内新建通信管道,重新布放光缆和用户线,将原有附挂的通信线缆拆除并割接入地。此方式相当于重新建设一套通信网络,费用较高,耗时较长。二是线缆加固整治。对附挂光缆无法入地的小区进行杆线加固和整治,按照施工规范对墙壁吊线、杆路、机柜基础等设施加固,拆除废旧闲置线缆,整治线缆缠绕、乱拉乱接等现象。此方式在原有杆线基础上实施,见效快,费用较低。通过以上两种改造方式,大大降低线缆缠绕、乱拉乱接、飞线满天的现象,既能提升小区整体形象,又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 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吴迪的回复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确实存在着部分小区线路由于通道狭窄导致强弱电线路交跨、缠绕等现象。自2018年4月份起,我们电力公司从防范人身触电角度出发,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防范社会人员触电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其中有项重点任务就是整治线缆私拉乱接的问题。截止到2020年6月底,我们电网公司累计投入了3千6百余万元资金,完成了2.1万处私拉乱接问题的整改,既美化了环境又降低了人员的触电风险。但是,由于老小区缺乏统一规划,受地上地下空间、小区路径等因素影响,在改造过程中,绝大多小区无法采用入地方式进行美化,仍然需要通过沿墙架设的方式进行供电。同时,由于老旧小区点多面广,前期摸排中,可能会存在小区部分角落、终端线路排查遗漏情况,网友朋友们如发现还未改造的私拉乱接问题,可与负责该小区用电的供电客户经理或抄表员联系,也可拨打当地供电部门的服务热线。当地供电公司将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查,如为供电公司资产的线路,我们将及时治理私拉乱接;如为非公司资产的线路,我们将联系指导产权单位或个人进行整治。

中安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anhu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