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4月23日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
9400余只
进行形势任务和新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侦察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在地方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筹集、修理船只,到渡江前夕,共筹集各型木船9400余只,培训了数千名部队选调的水手;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的战术、技术训练等。
43万余人
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渡江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
6万余人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
42天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此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1万余名
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的船工即达1万余名,临时民工达300万人,山东、苏北解放区还组建了16个民工团随军服务。
300万人
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的临时民工达300万人,山东、苏北解放区还组建了16个民工团随军服务。与此同时,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枞阳、土桥、仪征、三江营等长江北岸国民党军据点10余处,从北岸控制了长江航道,为主力渡江开辟了道路。
1800余公里
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镇江、上海等地的长江江面。
400万人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
70万兵力
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
4月20日晚至21日晚,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大军,发起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渡江作战。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陆、海、空军组成的长江防线。22日,国民党军实施总退却,分别向浙赣路、杭州和上海撤逃。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们要坚持和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渡江精神,不畏困难、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详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的硝烟已经远去,拥有八百里皖江的安徽如今正乘风破浪。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如今大桥通两岸,天堑变通途,曾经见证过渡江战役的热土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棒奋斗下,乡亲们过上了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好日子。
历史总是由勇敢者创造。面向八百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渡江战役纪念馆昂然矗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渡江战役纪念馆精心打造全新讲解词《与总书记一起追忆“百万雄师过大江”》 ,通过讲解传递给每一名党员、群众。
1949年4月20日夜,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79师235团的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乘坐木船、铁血横渡,拉开了渡江战役序幕。 因此后来被称为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在渡江战役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9年4月20日夜起,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天险,彻底摧毁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国民党防线。 如今已是一派繁忙的“水上高速”,一座座现代化城市于两岸林立。
在大军渡江期间,铜陵人民热情慰劳人民子弟兵,以“江南解放第一城”的殊荣,永载共和国史册。 走进铜陵胥坝乡群心村,探访这个红色村庄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面貌。
在茅草房里,总前委制定了大战沪宁杭、解放全中国的纲领性文件。 走进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追寻当年那一段短暂而不平凡的时光岁月。
这场战役的指挥系统——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驻地却在肥东县撮镇镇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瑶岗。 立足瑶岗社区实际,做好做活红色文化文章,探索开发红色文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和分红模式。
百年安徽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站上新的历史起点,6000万江淮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无我”的心态和“赶考”的状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徽篇章。
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
过去五年,合肥全面塑造创新优势,发展势能实现历史性跃升。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前十,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
迅速抢滩,全面布局,精准落子,力争领跑!在发展工业互联网这场事关城市前途命运的“未来智战”中,芜湖率先擂响了战鼓...
马钢智园是马钢秉持 “绿色发展、智慧制造”理念的体现,也与马鞍山市建设新阶段现代化 “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目标相契合,是马鞍山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春风浩荡长三角,劈波斩浪奋楫先。作为省内唯一与江苏、浙江两省相邻的地级市,宣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息息相关、同频共振...
蚌埠—滁州—淮南—六安
创新,正成为蚌埠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蚌埠加速向“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目标大步迈进...
近年来,滁州市大力弘扬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改革试验田唱响了丰收歌,滁州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三...
百年“煤城”精彩嬗变,绿色转型扬帆起航。绿色,正在成为淮南转型发展“主色调”...
近年来,六安人民大力弘扬老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红”“绿”融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积极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宿州—淮北—阜阳—亳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经过8年持续奋斗,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连续4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
文明之城、好人之城、诚信之城、生态之城、平安之城、绿色低碳之城、创新创业之城、智慧之城……今天的淮北,一张张金名片熠熠生辉...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近年来,阜阳市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以奋进之笔书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以药立市”的亳州,依托道地药材主产区、饮片加工核心区和药材交易集散地的优势,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打造中医药“亳州智造”的金字招牌...
安庆—铜陵—池州—黄山
安庆市聚焦精准,尽锐出战,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脱贫质量,突出党建引领,促进合力攻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脱贫“成绩单”...
铜陵打好“铜”这张最具辨识度的名片,依托当地实际倾力打造“智造新铜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池州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扎实开展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呵护山水田园,保护生态环境,让小康之路越走越美...
坚持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坚持“科创+”“旅游+”双轮驱动,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